[实用新型]用于水岸坡地绿化的种植床围堰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68222.5 | 申请日: | 2006-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31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粤;陈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D17/20;A01G7/00;A01G23/04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坡地 绿化 种植 围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地建造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水岸坡地绿化的种植床围堰,利用木桩及柳属植物等柴捆来制作水边坡地绿化。
背景技术
湿地景观建设在园林中的应用目前已经非常广泛,在园林绿化尤其是湿地景观建设工作中,水边坡地绿化的建植更是一项很重要的环节,水边坡地绿化建设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湿地景观建成后的稳定性。目前水边坡地多用石质材料堆砌,需适当辅以基础,造价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岸坡地绿化的种植床围堰,利用木桩及柳属植物柴捆及土、石来制作,为湿地坡面的稳定性提供有利的条件,且材料易获得,建造方法简单,并可广泛应用于园林、植物园建园中湿地景观的建设工作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水岸坡地绿化的种植床围堰,在绿化地周边采集柳树枝条,将切口朝向一侧编成柴捆。柴捆也可以采用其它阔叶树种的枝条和柳条混制,在木桩上采用柳类接穗。在坡面上打入木桩,用编成捆的柳条做成栅栏。在可以打入木桩的部位进行坡面覆土,覆土的下部要堆积砂土或乱石进行加固。
所述用于水岸坡地绿化的水生植物种植床围堰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制作利用柳条捆扎的柴捆(柳条1-5cm,柴捆40-50cm),也可以用其它阔叶树枝和柳条混制成柴捆,柳条数量所占比例不少于30%,且连接时有柳条多的一侧置于底面(有利于更多的接近水体)。
2、沿坡面按1m的距离将木桩(直径10-20cm,长1.5m)钉入土中1m,木桩按三角状均匀排布。
3、在木桩和柴捆间采用柳类接穗绑扎连接,木桩和木桩间用柴捆连成一体作成栅栏。
4、在可以打入木桩的部位进行坡面覆土,覆土的下部要堆积砂土或乱石进行加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水生植物的生活环境、繁殖和栽植特点和其种植基质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现代园林湿地景观造园提供一种水边坡地绿化的制作方案,只使用一些木桩和柳条柴捆作为材料,将木桩按一定的距离钉入土中,将柴捆绑在木桩上制成,以达到水边坡地绿化建植、湿地景观绿化造园、造景的目的,可广泛应用于现代园林工作当中。
2、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使水边坡地不宜水土流失,植物可在建植地上稳定生长,保持了植物原生长环境的特点,并可广泛应用于湿地景观造园工作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生植物种植床围堰结构图。
图中,1、木桩;2、柴捆;3、接穗;4、覆土;5、砂土(乱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在绿化地周边采集柳树枝条,将切口朝向一侧编成柴捆2。柴捆也可以采用其它阔叶树种的枝条和柳条混制,在木桩1上采用柳类接穗3。在坡面上打入木桩,用编成捆的柳条做成栅栏。在可以打入木桩的部位进行坡面覆土,覆土4的下部要堆积砂土或乱石5进行加固。
所述用于水岸坡地绿化的水生植物种植床围堰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制作利用柳条捆扎的柴捆(柳条1-5cm,柴捆40-50cm),也可以用其它阔叶树枝和柳条混制成柴捆,柳条数量所占比例不少于30%,且连接时有柳条多的一侧置于底面(有利于更多的接近水体)。
2、沿坡面按1m的距离将木桩(直径10-20cm,长1.5m)钉入土中1m,木桩按三角状均匀排布。
3、在木桩和柴捆间采用柳类接穗绑扎连接,木桩和木桩间用柴捆连成一体作成栅栏。
4、在可以打入木桩的部位进行坡面覆土,覆土的下部要堆积砂土或乱石进行加固。
上述用于水岸坡地绿化的水生植物种植床围堰制成后,可以在围堰内种植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菖蒲等。
本实用新型为现代湿地景观园林造园提供水边护岸绿化的制作方案,利用木桩及柳属植物等柴捆来制作水边坡地绿化,可以利用柳条进行水边护岸。柳条经过浸泡会生根发芽,一般从扦插到生根固定需2-3个月的时间。以上操作可达到湿地水边护岸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82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