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式齿轮无气干油喷射润滑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68153.8 | 申请日: | 2006-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5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许振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振声 |
| 主分类号: | F16N7/34 | 分类号: | F16N7/34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铁军 |
| 地址: | 110004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无气干油 喷射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射润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开式齿轮无气干油喷射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干油喷雾润滑设备虽然可以实现油与气的混合喷射润滑。但从发展的角度看,仍有不足。主要是:喷射的油气混合物且油雾压力低,油雾的粘着能力差,润滑效果不好;需要一个油路和一个气路,系统装置结构复杂造价高,能耗大,可靠性低;由于油雾在管路中会凝结,降低雾化效果;所以管路不能有急剧弯曲,适应现场能力差;需要有凝缩嘴,安装不方便,调整位置困难;雾化效果受温度影响大,一般需要有加热装置;油雾飘散会降低润滑效果,同时造成现场环境污染和润滑油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开式齿轮无气干油喷射润滑装置,该装置能够喷射出100%的不含气体的雾状油粒子,能够解决目前喷射润滑设备喷射压力小,油雾易飞散,结构复杂的问题。该装置结构简单,油脂不雾化,利用率高,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同时喷射压力、喷射距离、喷射范围调整范围广,可满足不同油品、不同大小开式齿轮的喷射润滑。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底盘上设有升降机构,油桶通过定位夹具固定在底盘上,定位夹具上设有压环以压紧桶盖,空气动力注油泵设置在桶盖上,空气动力注油泵的进气口处依次设有进气口截止阀、油雾器和空气过滤器,空气动力注油泵的出油口处设有出油口截止阀和滤油器,并通过高压输油管与喷雾装置及反冲装置连通。
气动泵升降机上连接有快换插头I;空气过滤器上连接有快换插头II;底盘后端设有排污阀;油桶底部设有重力盘;压夹手柄安装在定位夹具上。
电控供气系统是由空气压缩机、风扇、电子显示仪表和开关机构构成。
电子显示仪表设置在电控供气系统的壳体上,电子显示仪表包括温湿度计、喷油工作时间显示、喷油停止时间显示、喷油控制时间设置、电源指示灯、运行指示灯和空气压力表;开关机构包括启动开关、电源开关、熔断器、时间继电器按钮。
喷雾装置的结构:喷嘴座上设有气缸筒,气缸筒内设有齿条,气缸筒两端分别设有气缸头,齿条与设有方向钮的喷嘴齿轮轴啮合,齿条两端设置有活塞,活塞与导向套连接,喷嘴安装在喷嘴齿轮轴的下部,由喷嘴套固定在喷嘴座上,罩壳安装在喷嘴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去掉了气路,只有一条油路连接油泵和喷嘴,简化了结构。
2.用可调式高压空气动力注油泵,调节压力,可以得到最佳的喷射状态。
3.采用高科技硬质合金喷嘴。该喷嘴结构先进、耐磨、使用寿命长;当污物堵嘴时,手动或用气压推动嘴芯转180°进行反冲,清除污物后,反向转动,使喷嘴回到初始位置,即可恢复工作;当需要换喷嘴时,关闭阀门,卸下手柄喷嘴组件,插入新组件即可,不需任何工具。
4.喷射流的长短和形状,通过选用不同喷嘴、不同压力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喷射效果。
5.改进了喷射状态。本实用新型喷射的特点是:a.高压喷出的润滑脂可直接雾化,喷射物是100%的油脂粒子,液滴颗粒较大;液流冲击齿面后,能快速形成高强度油膜.b.喷射流速度大,冲击齿面时润滑脂与齿面附着牢固;c.喷射流可以调成椭圆型,使长轴与齿面同向,油脂利用率可达到85-9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底盘,2.油桶定位夹具,3.重力盘,4.压夹手柄,5.压环,6.油桶,7.油桶盖,8.快换插头I,9.高压输油管,10.滤油器,11.喷雾装置,12.反冲装置,13.空气动力注油泵,14.注油枪,15.气动泵升降机,16.出油口截止阀,17.进气口截止阀,18.定位手柄,19.油雾器,20.空气过滤器,21.温湿度计,22.喷油工作时间显示,23.喷油停止时间显示,24.喷油控制时间设置,25.电源指示灯,26.运行指示灯,27.空气压力表,28.启动开关,29.电源开关,30.电动控制供气装置,31.空气压缩机,32.电源插头,33.排污阀,34.熔断器,35.时间继电器按钮,36.风扇,37.快换插头II,38.可调式消音器,39.升降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振声,未经许振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81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条形管芯镀膜夹具
- 下一篇:自动模切机的安全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