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车辆运输混凝土桥梁螺旋支撑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67669.0 | 申请日: | 2006-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0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廖小平;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车集团北京二七车辆厂 |
| 主分类号: | B60P3/022 | 分类号: | B60P3/022;E04G2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卫华 |
| 地址: | 100072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车辆 运输 混凝土 桥梁 螺旋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辆运输混凝土桥梁螺旋支撑装置,属于铁路运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铁路桥梁的建设中常采用混凝土桥梁,桥梁的桥墩一般采用现场浇铸,而混凝土桥体要在专门的铁路桥梁制造厂制造后用铁路车辆中的平车运送到桥梁架设现场,单片桥体长度要达到桥墩间距离的长度,重量达100吨以上,桥梁的运输通常采用数节车辆装载一片桥体的方式,由于桥体高度较高并且为上大下小的不稳定结构,在运送过程中需要采用支撑装置防止桥体倾倒。目前采用截面高度为200的槽钢焊接成宽近1.6米高达桥体下凹角(高度超过2米)的矩形框架,框架上架设方木,框架中加焊加强槽钢的装置对桥梁进行支撑的方式。此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矩形框架结构重量很大,支撑时需采用吊装设备进行吊装,并且为了保证支撑牢固需在框架下侧打入木制或铁制斜楔,此种方式不仅作业时间长,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因车辆震动,车辆过曲线时桥梁会发生沿车辆长度方向的移动而致使斜楔松动,导致支撑失效而发生行车事故。
2矩形框架由于高度不可调整,不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混凝土桥体,当运输不同规格的桥体时需制造不同高度的支撑框架。
3在卸桥过程中因工地通常无吊卸支撑框架设备,框架不能先行卸下,因而会造成桥梁与支撑框架发生碰撞导致框架或桥梁的局部损坏,并且桥梁吊起后支撑框架自由倒下常造成支撑框架、转向盘、车辆的砸损。
4支撑框架因需按桥梁规格选用因而不能固定到运输车辆上,在桥梁卸下后,容易在支撑框架回送过程中造成丢失。
5由于支撑框架只能散置堆放,采用铅丝捆绑,且采用平车运输,在支撑框架回送过程中易造成捆绑散落。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陷的铁路车辆运输混凝土桥梁螺旋支撑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车辆运输混凝土桥梁螺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桥梁运输转向盘上左右各固定前后两个双向转动轴座;
所述每个双向转动轴座与一根撑杆的底端铰接;
所述左右每侧两根撑杆的顶端共同与一个撑垫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措施中:
所述双向转动轴座包括转支撑轴座、撑杆转轴、轴销、挡圈,其中:所述撑杆转轴支承于所述支撑轴座的两个轴孔内;所述撑杆转轴为一套体,该套体的套部套于所述转轴上,其套部向上延伸出对称于套体中心线的一对连接耳;
所述撑杆包括左旋丝杠、钢管、右旋丝杠,其中:
所述钢管的两端分别设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并分别与所述左旋丝杠和右旋丝杠螺接,所述左旋丝杠和右旋丝杠的外端部均延伸出连接耳;
所述撑垫包括座板和固定在该座板顶面的橡胶垫块,该座板的底面向下延伸出一对左右对称的连接耳,每个连接耳上设有前后两个耳孔;
所述撑杆两端的连接耳分别与所述双向转动轴座上的撑杆转轴的连接耳和撑垫上的座板的连接耳铰接。
所述撑杆的钢管的中部设撑杆转动孔,该钢管上连接链环。
所述桥梁运输转向盘上左右各固定前后两个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杆的撑杆支架,每边的两个撑杆支架分别位于每边的所述两个双向转动轴座的前方和后方。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以下优点:
1撑杆高度可调可满足不同规格桥梁的运输要求。
2撑杆通过转动轴座与车辆相连解决了安装斜楔问题。
3支撑装置固定在车辆上防止了支撑装置的丢失。
4单根撑杆重量教轻,两人可轻易将撑杆立起,解决了现场装卸需用调车问题。
5操作简单,使得桥梁装卸时间大为缩短。
6因不易丢失和损坏,实际使用成本大为降低。
附图说明
图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B向视图;
图5是图3的C-C向旋转剖视图;
图6是图1的D-D向剖视图;
图7是撑杆的结构图;
图8和图9分别是双向转动轴座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图10和图11分别是撑垫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车集团北京二七车辆厂,未经中国南车集团北京二七车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7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轮式砂轮平衡装置
- 下一篇:普洱茶视窗式包装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