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式防砂卡皮碗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7481.6 | 申请日: | 200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1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薛清祥;胡金铜;孙军;张龙江;赵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于鸿斌;金杰 |
地址: | 300280天津市大港区海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式 防砂卡皮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式防砂卡皮碗,使用时串接于液压式封隔器之上,是防止液压式封隔器砂卡的有效工具,属于石油机械中的采油井筒工具。
背景技术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油田广泛应用卡水工艺措施,但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卡水层位越来越多,为了稳产增产,油田出砂越来越多,封隔器砂卡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因而经常造成油井的大修,已日益影响到正常的生产任务,给生产带来很大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液压式防砂卡皮碗,在液压式封隔器的上方串接本实用新型,使液压式防砂卡皮碗托住下落的沉砂,避免直接落在其下方的液压式封隔器上。通常,对于同样高度的沙段,沉积在液压式防砂卡皮碗上比直接沉积在封隔器上,活动管柱要容易得多,封隔器也更容易解卡。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即一种液压式防砂卡皮碗由上至下依次由上接头、中心管和下接头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从上接头至下接头之间的中心管外壁上依次装有锁紧体、缸体、锥体、楔形皮碗和托碗,托碗由剪切销钉固定在中心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式防砂卡皮碗,其下接头与中心管连接处装有角盘根。可封隔器座封和解封时,起缓冲和密封作用。
液压式防砂卡皮碗的缸体、锥体与中心管外壁的接触处用密封圈密封。
现场进行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串接于液压式封隔器之上,按照设计下入到预定深度,用泵车使液压封隔器座封的同时该液压式防砂卡皮碗的锥体运动,锥进开口向上的楔形皮碗内,楔形皮碗胀开,贴紧在套管壁上,同时,锁紧体与缸体互锁,防止卸压后楔形皮碗回退,从而在封隔器上端托住了沉砂,避免了砂子直接沉降在封隔器上。由于楔形皮碗的结构,以及锥体锥进楔形皮碗内使皮碗胀开的缘故,楔形皮碗受力就可以变形蠕动。当开始检泵时,上提管柱,解卡剪钉剪断,楔形皮碗下行或轻松翻转蠕动,封隔器解封。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简便有效,是确保出砂井采油生产的有利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液压式防砂卡皮碗结构示意图
图1中,下接头1、角盘根2、中心管3、解卡剪钉4、托碗5、楔形皮碗6、锥体7、密封圈8、缸体9、锁紧体10、上接头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给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液压式防砂卡皮碗由上至下依次由上接头11、中心管3和下接头1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从上接头11至下接头1之间的中心管外壁上依次装有锁紧体10、缸体9、锥体7、楔形皮碗6和托碗5,托碗5由剪切销钉4固定在中心管3上。
上述液压式防砂卡皮碗,其下接头1与中心管3连接处装有角盘根2,其缸体9、锥体7与中心管3外壁的接触处用密封圈8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74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