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物处理用推动机械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67129.2 | 申请日: | 2006-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6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钟子贤;吴国荣;李剑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器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43/07 | 分类号: | A47J43/07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 |
| 地址: | 英属处***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物 处理 推动 机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用推动机械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家庭厨房用电器用食物处理推动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现市售的家庭厨房用小型食物处理电器如榨汁机、搅拌器等,其基本结构多是在将电机安设基座内,电机轴上直接安装有刀片,电机驱动在工作仓内的刀片旋转来完成对食物的加工和处理;因为不同的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加工转速,所以在控制面板上还设有调速开关。但现有的调速多是针对电压进行调整的结果,虽然节电但可靠性相对较低,且输出力矩的下降比电压的下降大,出现只能加工较软的食物,物品稍硬即加工困难,刀具磨损加剧且易损坏刀具,有无其它有效的解决方案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械式调速机构,在保证稳定调速的前提下,保证输出力矩不变。
根据上述需解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食物处理用推动机械装置,包括电机及电机轴,在电机轴端设有输出用连接器,在电机与连接器之间的电机轴上还设有一中心齿轮,该中心齿轮带动齿轮系和齿轮系末端的输出用第二连接器。此处所述的齿轮系是由中心齿轮为太阳轮、中心齿轮推动的行星轮、行星轮依着的内齿圈组成,行星齿轮安设在行星齿轮架上,行星齿轮架与第二连接固定连接。一般行星轮为1~4个,行星轮带动同轴且与内齿圈啮合的过渡轮。
装配时,内齿圈固定在装置板上,装置板与电机外壳固定连接。而第二连接器外壁上的滑槽则与内齿圈的上沿滑动配合并形成封闭结构,或者第二连接器固设在轴承内圈中,轴承外圈与内齿圈的上沿固定连接。另外,将第二连接器的形状设计成有底的环管形或短管形,在管壁上设有与工作部件连接的键或键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传动稳定、准确,整机工作效率高;在电压不变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了一个电机输出不同的转速输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成搅拌器后的部件分解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成食物处理器后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旨是针对多用途家庭厨房用食物加工机械的一机多用要求,在不改变输出力矩的前提下,使用一个电机带动一个驱动轴和一个行星轮系及其配合的两个连接器或接合口,以获得不同的转速需求。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食物处理用推动机械装置设计方案实为家用食物处理器、家用搅拌器等的“机芯”部分,配以机座和“机头”部分就构成了整机。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对于一些现有技术中通用的辅助部分和与本设计方案无更多关联的结构就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是电机1,整个机件的运作靠电机轴2的输出和以固定在电机外壳上的装置板8为“座”。首先,在电机轴端设有传统的输出用连接器3,这与现有技术一致。
其次,在电机轴中段还固设有一中心齿轮4,该中心齿轮为一带动行星轮系的太阳轮,从平衡稳定的角度出发图例中给出的行星轮是3个,行星轮的数量可根据需要安排,可为1~4个,最好是2个以上。在每个行星轮5上固设有一过渡轮51,该过渡轮与内齿圈6啮合,内齿圈呈台阶管状,下管口固定在装置板上,上半段为齿圈段,上管口内翻后卡在第二连接器7外壁上的滑槽72中;内齿圈与第二连接器间当然也可采用轴承连接,即第二连接器固设在轴承内圈中,轴承外圈与内齿圈的上沿固定连接。此时第二连接器是行星齿轮系的输出端,该第二连接器为有底的环管形或短管形,在管壁上设有与工作部件连接的键71或键槽,且行星轮架与第二连接器连成一体,行星轮带动第二连接器绕中心齿轮公转。
本实用新型作为一个部件,在与机座、机壳和控制器件组配后即可由终端用户在厨房操作中使用。使用中,仅根据需要需更换适宜的加工用刀片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器投资有限公司,未经电器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7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