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尘风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6176.5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16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平;高文革;王子明;刘辉;郭长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4C9/00;B04C5/23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昭林;南霆 |
地址: | 10001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风机,尤其涉及用于洗煤厂的立式旋风喷淋式水膜除尘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炭的洗选加工过程中,煤尘的治理是一件难以解决且又非常重要的事务。对煤尘进行有效、完全的处理直接关系到生产作业的安全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因此煤尘的有效处理对保障安全生产和为工作人员提供健康的作业环境有重要意义。
洗煤厂的煤尘颗粒大小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粒径0.5-50μm,但是粒径大于50μm或者小于0.5μm的粉尘也占很大比例。然而,目前市场上除尘器的种类虽然较多,有旋风除尘器、水膜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及电式除尘器等等。根据各种除尘器的综合性能考虑,它们各有所长,但都不能有效、完全地处理煤尘,即没有一种除尘风机能把范围如此广的粉尘都除掉,所以给除尘风机的选型带来一定困难。
现在洗煤厂中应用较多的41#除尘风机是反吹风布袋式除尘风机,其原理如下:参见图1,当含尘气流从风管进入箱体的下部后,经布袋过滤后灰尘积附在滤袋2的外表面上,而洁净的空气则穿过滤袋2,经过上箱体各分室汇集到出口排出。然而,由于连续的工作排尘,布袋表面会不断增加附着粉尘,影响清理效果,这时启动反吹风机及传动机构1进行反吹风,对每个滤袋2进行反吹,使滤袋2迅速鼓胀,即可抖落积附在滤袋2上的粉尘,从布袋上抖落下来的粉尘,会降落在胶带上排出。
由于袋式除尘器主要用于1μm以下的微粒,所以此除尘风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滤袋2上附着的颗粒较小的粉尘清理不净,除尘效果逐渐下降,无法满足工作现场的除尘要求。考虑到洗煤厂工艺系统本身有煤泥水处理系统,故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湿法除尘,从而有效去除粒径分布范围很广的粉尘。
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除尘风机,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洗煤厂煤尘处理并且能够有效去除粒径分布范围很广的粉尘的除尘风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除尘风机是这样设计的:
一种除尘风机,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设有螺旋状的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具有与外部风管连接的进风口以及与排风管连接的出风口,在进风管道的侧壁间隔设有可沿螺旋状管壁的切线方向喷水的喷嘴,并且在进风管道的底端处设有供水流出的开口,桶体底部与煤泥水排出管连接。
优选地,在进风管道的上方管壁上间隔设有淋浴状喷嘴。
优选地,在进风管道中设有滤网,并在滤网上方的管壁上对应设有淋浴状喷嘴。
优选地,所述滤网与管道的横截面形成一定的夹角。
优选地,煤泥水排出管上设有水封。
优选地,桶体底部设有可封闭的排泥口。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位于进风管道的上端,所述进风口位于进风管道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位于进风管道的上端,所述出风口位于进风管道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螺旋状进风管道的曲率自进风口一端向出风口一端逐渐增加。
优选地,所述桶体为圆柱形,下部呈锥状逐渐缩小。
本实用新型的除尘风机将旋风式除尘、水膜除尘以及喷淋式除尘等方式结合在一起,兼具旋风除尘器、喷淋式除尘器及水膜除尘器的特点,能够去除气体中粒径范围很广的粉尘,特别适合洗煤厂中工作现场的除尘,除尘效果较好,有效保障了工作现场的作业安全以及为工作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而且处理后的煤泥水经处理后可以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通常的袋式除尘器的侧视图;
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除尘风机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除尘风机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除尘风机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解决客观存在的技术问题,可以在原有袋式除尘风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从而得到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旋风喷淋式水膜除尘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6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