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5963.8 | 申请日: | 200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5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文 |
主分类号: | F16L9/133 | 分类号: | F16L9/133;B32B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兰台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瑞 |
地址: | 1000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有阻氧层 塑料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涉及建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建筑用塑料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设置有阻氧层塑料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塑料管来说,其用途极为广泛,甚至已逐步取代金属管;在建筑给排水、采暖管道系统的广泛应用中,但对于目前应用的塑料管,大气中的氧气可以渗透过塑料管壁,溶解在其所承载的介质中,这样就使介质中的氧含量增加,加速了对系统设备中金属的腐蚀,影响其使用寿命,进而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本申请人曾作过在塑料管外加阻氧层的实验、但其加工制作时必须在两者之间加一层胶作为粘接层、不然很难加工制作,这不仅曾加了加工制作的难度、而且还相应曾加了制作成本。本实用新型就是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目前塑料管已有技术的基础上,为克服和解决目前塑料管已有技术的不足、缺陷与弊端而研制成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该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包括塑料管层,该塑料管还包括阻氧材料层;所述塑料管层、阻氧材料层按从内到外的排列相连接;所述阻氧材料层连接在塑料管层的外表面上。
所述的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其所述塑料管层、阻氧材料层均为管状的结构。
所述的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其所述塑料管层与阻氧材料层挤压连接。
所述的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其所述阻氧材料层为氧渗透率极低的塑料层材料制成的阻氧材料层。
所述的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其所述阻氧材料层为选择一层氧渗透率极低的聚酰胺及其共聚物材料、聚乙烯醇及其共聚物材料中的一种材料制成的阻氧材料层。
所述的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其所述塑料管层为选择耐热聚乙烯(PERT)材料、聚乙烯(PE)材料中的一种材料制成的塑料管层。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该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既保留了已有技术塑料管的优点,又能成功地阻止氧气通过管壁的渗透,延长系统设备中金属的使用寿命;同时还使该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外径和管壁厚度尺寸范围大,性价比低,应用广泛。
本实用新型可达到预期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该塑料管包括塑料管层,该塑料管还包括阻氧材料层;所述塑料管层、阻氧材料层按从内到外的排列相连接;所述阻氧材料层连接在塑料管层的外表面上。
所述的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其所述塑料管层、阻氧材料层均为管状的结构。
所述的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其所述塑料管层与阻氧材料层挤压连接。
所述的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其所述阻氧材料层为氧渗透率极低的塑料层材料制成的阻氧材料层。
所述的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其所述阻氧材料层为选择一层氧渗透率极低的聚酰胺及其共聚物材料、聚乙烯醇及其共聚物材料中的一种材料制成的阻氧材料层。
所述的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其所述塑料管层为选择耐热聚乙烯(PERT)材料、聚乙烯(PE)材料中的一种材料制成的塑料管层。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的公知技术塑料管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设置有阻氧材料层,在原有塑料管的基础上,阻氧材料层与原有的塑料管层一次挤压成型,从而获得了既保留了塑料管固有的的优点,又能成功地阻止氧气对管壁的渗透、延长系统设备的使用寿命,管外径和管壁厚度尺寸范围大、价格低、应用广泛等明显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为了对本实用新型表示的更为清晰,特意使塑料管层长于阻氧材料层。
图中的标号:1、塑料管层。2、阻氧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1: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所示:一种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该塑料管包括塑料管层1,该塑料管还包括阻氧材料层2;所述塑料管层1、阻氧材料层2按从内到外的排列相连接;所述阻氧材料层2连接在塑料管层1的外表面上。
所述的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其所述塑料管层1、阻氧材料层2均为管状的结构。
所述的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其所述塑料管层1与阻氧材料层2挤压连接。
所述的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其所述阻氧材料层2为氧渗透率极低的塑料层材料制成的阻氧材料层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文,未经张朝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59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