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七边滚珠防松防盗螺母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5590.4 | 申请日: | 200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8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力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41/00 | 分类号: | F16B41/00;F16B39/04;F16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22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珠 防盗 螺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七边滚珠防松防盗螺母。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是在“滚花滚柱防松防盗螺母”(专利号:ZL2004201071896)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1)螺母内孔楔形槽端面封闭;(2)螺母外形采用七棱柱。内外结构结合实现更加可靠的防松防盗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由内孔半弧形楔槽七边螺母、滚珠和塞套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内孔半弧形楔槽七边螺母,是在螺母内孔设定位置,沿轴向加工出两条半弧形槽,其弧形线有利于滚珠顺着松卸力方向沿弧面滚动,螺母外形采用等边的七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塞套由具有弹性的软非金属材料制作,外圈有一组纵向三棱柱凸台,凸台外圈直径略大于螺母小径,使塞套不掉落。塞套外圆与螺母小径略有间隙,以保证滚珠能停留在半弧形槽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安装时,塞套会随着螺栓的旋入而被顶出螺母,而滚珠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夹在螺栓螺纹与螺母半弧形楔槽壁之间。当实施松卸时,滚珠在松卸力作用下向弧形槽尖角处滚动,随着过盈量的增加产生的切向阻力与松卸力相反,阻止了螺母的松卸,从而实现可靠的防松卸功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此。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七边滚珠螺母组装结构主视半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七边滚珠螺母组装结构A-A俯视半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母主视半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母B-B左视半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塞套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塞套左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珠主视示意图
图中:(1)螺母; (2)滚珠;(3)塞套;(4)半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组装结构如图1、图2所示,有半弧形槽螺母(1)、滚珠(2)和塞套(3)组成,根据需要可选择单螺母或双螺母形式,双螺母形式中的外螺母起防松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七边滚珠半弧形楔槽的螺母(1)结构如图3、图4所示,在螺母(1)内孔设定位置,轴向加工出一组楔槽(4),楔槽(4)横截面呈单向半弧形,楔槽(4)两端面封闭,楔槽的深度和高度由滚珠(2)直径决定。螺母(1)的外形呈七边形,须用专用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滚珠(2)如图5所示,滚珠(2)直径大小根据不同规格螺纹配合尺寸而定。
本实用新型塞套(3)由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制作,外周有几组均布的纵向突缘,突缘的外接圆直径略大于螺母(1)小径,以支撑塞套(3)不从螺母内孔脱落。塞套(3)的外圆直径稍小于螺母(1)小径,但必须顶牢滚珠(2)在运输及安装过程中不掉落。
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先将滚珠(2)粘上黄油,放置在两楔槽孔内(4),然后塞入塞套(3)。塞套(3)的位置必须卡住滚珠(2),并将两楔槽全部遮盖住,以保证滚珠(2)在螺母(1)的楔形槽内(4)在安装之前不掉落。在螺母(1)支承面一端留1-2扣螺纹方便装配使用。
实施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在螺母(1)支承面旋入配套螺栓,塞套(3)会被推出螺母(1)内孔,滚珠(2)被封留在螺母(1)与螺栓形成的半弧形楔槽内(4)。当拧紧螺母(1)时,滚珠(2)在拧紧切向力推动下沿弧形线滚至半弧形楔槽最深处,不产生阻力;当松卸螺母(1)时,滚珠(2)在松卸切向力推动下沿弧形线向半弧形楔槽(4)尖角处滚动,随着过盈量的增加,产生的切向阻力越来越大,大于松卸切向力,从而阻止了螺母(1)的松卸。
同时螺母(1)外形采用不对称等边形,常用的工具已无法夹紧并松卸螺母(1),双效合一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更加可靠的防松防盗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55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