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减风阻箱式发电风车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5426.3 | 申请日: | 200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7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童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汉宏 |
主分类号: | F03D3/00 | 分类号: | F03D3/00;F03D3/04;H02K7/1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2100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减风阻 箱式 发电 风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装置,更具地说是一种安装在火车、汽车等时速通常达到50公里/小时以上的移动机车上的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机车快速行驶时,在车体的头部产生很大的气流,而作为风力发电正需要这一气流。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有效利用这一气流形成风力发电的相关技术方案的报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车载减风阻箱式发电风车,以快速行驶车辆在其车体头部形成的气流作为风力发电的动力来源,从而获得风力发电。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体的头部设置为导风的斜坡面,在斜坡面的尾部安装风箱,位于风箱内的风轮的轴线与车轮轴线平行,在风箱的入风口处设置朝向迎风面的集风斗,集风斗的两侧板延伸在车体头部斜坡面的两侧部,集风斗的顶部盖板连接在两侧板之间,以风轮的转轴为动力输出轴。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车体头部导风斜坡面的坡面向上,风箱设置在车体的顶部。
车体头部导风斜坡面的坡面向下,风箱设置在车体的底部,位于车轮轮轴以上的位置上。
设置在风箱上的入风口处在风轮轴的轴线以下或以上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是对无法回避的风阻产生的气流采取收集利用的方式,以此转化为电能,从而有效减小风阻。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是以机车快速行驶时在车体的头部产生的大气流作为风力发电的动力来源,其结构形式简单、工作方式可靠,具有很好的节能降耗之效果。
2、本实用新型由风箱、集风斗和风轮等构成的风力发电机机构不影响机车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机车配合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车体、2斜坡面、3风箱、4风轮、5侧板、6盖板、7入风口、8风轮轴。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如图1所示的风箱3、如图2所示的风轮4;
参见图3,车体1的头部设置为导风的斜坡面2,在斜坡面2的尾部安装风箱3,位于风箱3内的风轮4的轴线与车轮轴线平行,在风箱3的入风口处设置集风斗,集风斗的两侧板5延伸在车体头部斜坡面2的两侧部,集风斗的顶部盖板6连接在两侧板5之间,以风轮4的转轴为动力输出轴。
此外,为了保证风轮4有效的单向受风,设置在风箱3上的入风口7应处在风轮轴8的轴线以下或以上的位置上。
本实施例中车体1的头部导风的斜坡面2的坡面向上,为此,风箱3设置在车体1的顶部,风箱3上的入风口7应处在风轮轴8的轴线以下的位置上(图1所示)。
具体实施中,也可以设置为斜坡面2的坡面向下,为此,风箱3需要设置在车体1的底部,并位于车轮轮轴以上的位置上,风箱3上的入风口7可以设置在风轮轴8的轴线以上的位置上。
此外,对于车头较为高大的机车,可以将风轮发电机构在车头上设置为嵌入的方式,以便不增加车头的风阻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汉宏,未经童汉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5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弦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大型真空荧光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