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钻杆动力大钳主钳支承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5384.3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6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刚;陈杰;沈辉;仲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如石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6 | 分类号: | E21B19/16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科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40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钻杆 动力 大钳 支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井等行业用动力大钳的支承机构。
背景技术:
我国专利90102517型液压钻杆动力大钳,都仅仅依赖于一种形式的滚子靠其上部45°的锥体与缺口齿轮内腔相应的45°下凹环形半槽斜侧,以线接触方式支承各向的力。尽管滚子内孔装有滑套、滚子轴和滚动止推轴承,滚子轴插装在下壳体上并带有轴向和径向油孔及润滑油油杯,但由于支承负荷很大,轴向、径向全依赖线接触滚动来承担,属实“艰难”和不尽合理,加上制造45°下凹环形半槽斜侧或45°锥面上的误差(指该接触副),锥线不可能全线贴合,运转过程也难免存在间歇性冲击。实际上,支承受到的载荷是悬臂偏载,接触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点蚀、发蓝、发黑、剥落等现象,滚动止推轴承的发热、发烧、咬合不转时有发生。这些都加快了滚子磨耗和更换周期,直接降低了钻井时效指标,所以,改善支承形式和方式越来越显得迫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支承效果好,工作寿命长的液压钻杆动力大钳主钳支承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液压钻杆动力大钳主钳支承机构,包括下壳体、下壳体上方的缺口齿轮,其特征是:在下壳体对应于缺口齿轮内腔下凹环形槽底的位置上,设置多个沿同一圆周分布的向心缺口,在向心缺口中装有轴向滚轮机构;在下壳体对应于缺口齿轮内腔的另一下凹环形半槽部位,设置多个沿同一圆周分布的缺口,在缺口中装有与下凹环形半槽侧面滚动接触的径向滚轮机构。
轴向滚轮机构包括与下壳体固定连接的滚子架,滚子架上部与装有滚子的滚子轴连接。滚子架通过螺钉与下壳体连接,滚子架还通过带有螺纹的短凸轴与下壳体螺纹连接。径向滚轮机构包括和下壳体固定连接的滚子轴,滚子轴上装竖向安装的滚子,滚子轴与竖向安装的滚子之间设置滑套,在下壳体上表面与滚子轴接触处设置止推轴承。在径向滚轮机构的滚子轴上,设置向滑套、止推轴承输油的径向、轴向油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静、动态的轴向和径向载荷分别由若干个轴向滚轮和径向滚轮分担,支承效果好,工作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
图2是图1中轴向滚轮机构的结构示图。
图3是图1中径向滚轮机构的结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液压钻杆动力大钳主钳支承机构,包括下壳体1、下壳体1上方的缺口齿轮,在下壳体1对应于缺口齿轮内腔下凹环形槽底的位置上,设置多个沿同一圆周分布的向心缺口,在向心缺口中装有轴向滚轮机构3;在下壳体1对应于缺口齿轮内腔的另一下凹环形半槽部位,设置多个沿同一圆周分布的缺口,在缺口中装有与下凹环形半槽侧面滚动接触的径向滚轮机构4。
轴向滚轮机构3包括通过螺钉8与下壳体1固定连接的滚子架5,滚子架5上部与装有滚子6的滚子轴7通过销2连接,滚子架5还通过带有螺纹的短凸轴9与下壳体1螺纹连接。径向滚轮机构4包括和下壳体1固定连接的滚子轴10,滚子轴10上装竖向安装的滚子11,滚子轴10与竖向安装的滚子11之间设置滑套12,在下壳体1上表面与滚子轴10接触处设置止推轴承13。在径向滚轮机构的滚子轴10上,设置向滑套12、止推轴承13输油的径向油孔14、轴向油孔15。图中还有螺母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如石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如石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53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窝眼筒清选机
- 下一篇:压砖机的外置式主缸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