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5187.1 | 申请日: | 200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6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六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六四 |
主分类号: | F16K21/18 | 分类号: | F16K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06***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断水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断水装置。主要用于太阳能热水器关水。
背景技术
原有的非自动开关,不能自动断水,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现有的电动自动关水器不仅消耗电能,而且受到停电的困绕。浮漂式(或水箱压力式)自动断水器不能一次关水到位,因为被安装在屋顶,所以安装和维修都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断水器,改换太阳能热水器原上水开关,当太阳能热水器上满时,利用其回水作用,该装置自动断水,无需电源,配置简单,按装在室内,易于维护。
技术方案:
该自动断水器采用水箱开关一体装置,水箱以上水开关为轴心相结合,主体为卡通型,在卡通型主体尾部,上有进水口连接回水管,前上方口部设有较大渗水孔。当太阳能水上满时,回水经回水管从进水口进入断水器主体,使断水器主体靠近渗水孔的一端逐渐重于另一端,当重力大于上水开关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断水器主体将会以上水开关为支点作逆时针旋转,将上水开关关闭,上水停止,回水经渗水孔中渗出。
主体水箱内用密封隔层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断水工作箱,下部分为防冻液平衡箱,在开、关两种位置状态变化时,防冻液从断水器主体的一端流到另一端,确保状态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不依赖电源,不消耗电能,仅利用回水的重力一次性,直接将上水开关自动关闭,其渗水孔较大,恢复到待机状态的速度较快,同时也彻底杜绝了当上水开关未开到位,回水流入的速度等于或者小于渗水孔流出的速度,断水器不能自动断水的现象。
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纵切面图。
图2是水满后,即将断水的状态图。
图3是刚断水后的状态图。
图中(1)断水器主体(可以为动物卡通外型),(2)渗水孔(3)密封隔层(4)防冻液(5)进水口(6)上水开关(7)辅助弹性拉力连接点(8)回水(9)回水管(10)渗水(11)平衡配重物质(12)曲形管(13)辅助弹性拉力固定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系统平时稳定状态为:图3中回水(8)流尽后的状态(亦称待机状态),当需要上水时,抬高断水器主体(1)靠近渗水孔(2)的一端,使其高于另一端,如图2,上水开关(6)被打开,开始上水,防冻液(4)从断水器主体(1)靠近渗水孔的一端流到另一端,确保上水状态的稳定性。
当水上满时,回水(8)经回水管(9)从进水口(5)进入断水器主体(1),使断水器主体(1)靠近渗水孔(2)的一端逐渐重于另一端,当重力差的力矩大于上水开关(6)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力矩时,断水器主体(1)将会以上水开关(6)为支点作逆时针旋转,由此整个系统又恢复到图3状态:即上水开关关闭,上水停止,回水(8)经渗水孔(2)中渗出渗水(10);防冻液(4)从断水器主体(1)的另一端流到靠近渗水孔的一端,确保关水状态的稳定性。
鉴于某些现有上水开关的摩擦力太大,本结构可以附加安装一根拉力辅助弹性物质,其一端连接辅助弹性拉力连接点(7),另一端固定在上水开关(6)的右下方(13)辅助弹性拉力固定点上,其作用是:平衡摩擦力;确保开、关水到位,防止有中间位置(上水开关半开或半关状态)存在。
防冻液(4)是通过密封隔层(3)将其密封,以至于不会流出,从而被重复利用。在一些气温较高的地区,可以不必设置防冻液(4)和密封隔层(3),仅利用系统每次残留的回水来代替防冻液(4)的作用。
注:一、对于摩擦力较大的上水开关也可以将整个断水系统安装在上水开关的同侧。(即将上水开关结合到断水器主体的最尾一端,充分利用扛杆原理)。
二、为便于将系统工作后排出的水收集排放,将曲形管(12)安装在断水器主体内,主体内开口为吸水口,主体外开口为渗水口,此管的作用是:关水完全结束后,才开始利用虹吸原理进行排水,排水彻底,排水位置可控。上水开关(6)自开始关闭到关闭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渗水孔(2)不会排水。
三、平衡配重物质(11)是保证主体两端配重合理的微调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六四,未经李六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51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