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式集成下套管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64925.0 | 申请日: | 2006-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91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宋顺平;李雪岗;李培梅;高峰伟;王举堂;何文涛;司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庆石油勘探局 |
| 主分类号: | E21B7/20 | 分类号: | E21B7/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燕平 |
| 地址: | 710021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集成 套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行业中的下套管装置,特别是机具集中固定的车载式集成下套管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下套管装置就是一种在下套管过程中,随时在井口灌钻井液,无须停止下套管作业,在下套管过程中出现遇阻现象可以立刻建立循环,利用破岩磨铣引鞋清除砂床。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两种循环下套管装置。一种是顶驱自动灌浆解卡装置,该装置的顶部钻杆短节与下套管作业的顶部驱动系统钻杆扣连接,依靠顶部驱动系统将解卡装置的皮碗封隔器和导引头一同插入套管,利用皮碗封隔器自动封堵的作用,边下套管边灌钻井液或建立循环,清除井眼的沉砂解卡。另一种是转盘钻自动灌浆解卡装置,该装置的顶部钻杆短节与三通钻杆短节连接(三通与水龙带连接),通过短吊环悬挂在大钩上。依靠大钩游动系统将解卡装置的皮碗封隔器和导引头一同插入套管,利用皮碗封隔器,边下套管边灌钻井液或建立循环,清除井眼的沉砂解卡。随着中国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承揽作业任务的增多,循环下套管装置已成为钻井作业必须的设备。目前石油行业用于下套管的设备和机具靠卡车拉运,仪器操作在小车或卡车坐垫上完成,它运输不方便,散装散卸,损坏、锈蚀、故障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式集成下套管装置,以满足现场HSE要求,它的全部配置产品及工具均为车载,运输方便、安全、可靠;所有仪器存放柜,具有防振性能,防止颠簸时损坏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车载式集成下套管装置,它包括移动载体9,下套管机构,其特征是:移动载体9分前厢体10和后厢体11,后厢体11内至少固定连接有1吨手动摇臂吊车1、液压管线盘绕轮及管线接口2、电线箱3、吊卡固定装置4、液压套管钳固定装置5、1吨液压绞车6、液压泵站及油箱7、油箱和控制管路、风扇温控冷却系统、车内高低压油管硬管路。
所述的1吨手动摇臂吊车1连接在移动载体9的后厢体11车尾一侧,1吨手动摇臂吊车1悬臂可伸缩,最大回转直径一米。
所述的液压管线盘绕轮及管线接口2连接在移动载体9的后厢体11车尾底部一侧的专用工具箱内。
所述的电线箱3连接在移动载体9的后厢体11车尾底部一侧的专用工具箱内。
所述的吊卡固定装置4固定连接在移动载体9的后厢体11车厢中部地板上。
所述的液压套管钳固定装置5固定连接在移动载体9的后厢体11车厢中部地板上。
所述的1吨液压绞车6、液压泵站及油箱7、操作仪器8连接在移动载体9的后厢体11车厢前部地板上。
所述油箱和控制管路连接在移动载体9后厢体11车厢中部侧板上。
所述的风扇温控冷却系统连接在油箱对称的另一侧侧板上。
所述的车内高低压油管硬管路连接在移动载体9的后厢体11车厢底板下部,管线出口在液压管线盘绕轮工具箱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将所有机具固定车内,可防风沙雨水;前室是仪器操作监控室;油管线信号线也能做到整齐快速的盘放连接;机具在卡车和钻台之间能快速可靠的吊运转移。整套设备全液压全防爆,液压管路系统全部采用进口快速自封式接头,满足现场HSE要求,全部配置产品及工具均为车载,方便、安全、可靠;所有仪器存放柜,具有防振性能,防止颠簸时损坏仪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吨手动摇臂吊车;2、管线盘绕轮及管线接口;3、电线箱;4、吊卡固定装置;5、液压套管钳固定装置;6、1吨液压绞车;7、液压泵站及油箱;8、操作仪器;9、移动载体;10、前厢体;11、后厢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庆石油勘探局,未经长庆石油勘探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4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压缩机的变电容起动/运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感应直线电机的初级线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