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多肋孔的管接头扣合把手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4657.2 | 申请日: | 200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95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深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深智 |
主分类号: | F16L55/00 | 分类号: | F16L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多肋孔 管接头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管接头扣合把手设计,尤指一种利用锌或锡等材质压铸成型且具有多肋孔构造的管接头扣合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管接头,如图6所示,其包括一母管接头10与一公管接头20所组成,其中的母管接头10于两侧分别设有一可枢接于突耳101的扣合把手102,该已知的扣合把手102通常都是采用铜制品或不锈钢材等金属而制成实心体,但由于铜金属的材料成本高涨,以致成本昂贵,而利用不锈钢金属制成的扣合把手102,则在落地拖行时容易产生火花,对于灾害现场的援救,可能会有安全上的隐忧与危害,故并不适合于消防用管接头所采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肋孔的管接头扣合把手,可有效避免在压铸成型脱模时,因材料冷却收缩而发生蛀洞或凹陷不平等现象,使该把手节省用料,并提高其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多肋孔的管接头扣合把手,该把手专供枢接设于母管接头两侧的突耳,该管接头扣合把手的本体略呈长板状,管接头扣合把手于本体中间的板厚部位设有多数个肋孔,本体前端为一较粗大的头部,该头部具有多数肋孔与一枢接孔,本体后端为一呈弧形延伸的薄板,于弧形薄板的内壁并设有一环孔板,以构成一扣合把手。
该肋孔为圆孔、三角形孔、长方形孔、锥形孔或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孔形。
该扣合把手是以锌或锡或其相关合金等金属材质压铸成型。
该本体中间的板厚部位于表面形成一凹面。
该薄板内壁的环孔板供一拉环穿置结合。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扣合把手,特别适合采用以锌或锡等较低价的金属材质进行快速凝固的压铸成型,利用其具有多肋孔构造,可有效避免脱模时因材料冷却收缩而发生蛀洞或凹陷不平等现象,更具有节省用料,及兼顾增强其结构强度等进步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反面方向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匹配固定于母管接头的组合立体图。
图6为已知公、母管接头及扣合把手的组合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多肋孔的管接头扣合把手,其本体1略呈为一长板状,并于本体1中间的板厚部位11设有多数个不特定形状的肋孔111,且本体1前端为一较粗大的头部12,该头部12具有多数肋孔121与一枢接孔122,而本体1后端则为一呈弧形延伸的薄板13,于弧形薄板13的内壁另设有一环孔板14,此扣合把手结构,其特别适合以锌或锡或其相关合金等较低价的金属材质进行快速凝固的压铸成型,由于本体1具有多肋孔111或121的构造,故可有效避免于脱模成型时因材料冷却收缩而发生蛀洞或凹陷不平的现象,并由于具有多肋孔的结构特征,使该扣合把手本体1获得节省用料、降低成本及增强结构强度等进步功效。
上述本体1中间的板厚部位11,其表面也可依需要而形成一适当的凹面112,以供嵌入粘贴标示牌或任意的识别标志,但该凹面112为可有可无设计,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并此指明。
再者,所述设于本体1板厚部位11或头部12的多肋孔111或121,可为任意形状,例如可为圆孔、三角形孔、长方形孔、锥形孔或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孔形,皆无特别限制必要。
至于,所述设于本体1前端的头部12,其主要是利用枢接孔122与一销柱103匹配枢接而固定于母管接头10的侧边突耳101;此外,所述设于本体1后端的薄板13,其成型设于内壁的环孔板14,则是专供一拉环2穿置结合(如图5所示),以便利用该拉环2可辅助快速拉开管接头扣合把手。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之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深智,未经李深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4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