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扇框架用的固定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4627.1 | 申请日: | 200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31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框架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机构,详言之,涉及一种风扇框架用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服务器大多依靠散热风扇的运转而进行散热,然而应用于服务器中的散热风扇多为设于风扇框架中,而组成具有强大气流的散热风扇组。
具有多个散热风扇的风扇框架大多以螺丝锁附于服务器机壳底板上,可在风扇框架的两侧设有呈弯折片状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可以一个弯折端结合于该风扇框架,而以另一弯折端通过螺丝锁附于机壳底板上,然而当散热风扇运转时,会产生震动进而发出噪音,为了解决噪音及震动的问题,最简单的方法为在用以锁附于机壳底板的螺丝上预先套设一个弹性垫圈再进行锁附,从而通过弹性垫圈吸震而减少噪音的产生。
但是,弹性垫圈环套于螺丝将影响螺丝锁附的效果,可能因为所附的螺芽数不足而产生螺丝松动的现象,如此一来,将因螺丝的松动而产生相对震动于机壳底板的噪音。
另外,弹性垫圈受到螺丝的强力挤压,已被压缩到较小的厚度,因此所能吸收震动的范围也变小,且弹性垫圈在长期受强大挤压的状态下容易弹性疲乏。
因此,如何改善以上种种缺点,为当今亟待思考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框架用的固定机构,从而具有良好的吸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框架用的固定机构,从而使现有的减震材料具有高耐用度。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框架用的固定机构,从而同时具有吸震效果及高度稳固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框架用的固定机构,用以将装设有多个散热风扇的风扇框架固定于电子装置的机壳底板上,该风扇框架的至少一侧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该机壳底板,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包括有固定于该机壳底板的固定片、以及垂直设于该固定片以供固定该风扇框架的扣止片,其中,该扣止片具有第一扣止部;该风扇框架则设有相对该扣止片的扣止弹片,该扣止弹片具有结合于该第一扣止部的第二扣止部,且该第二扣止部与该第一扣止部间并套设有弹性缓冲件,从而使该弹性缓冲件减少因散热风扇运转所产生的震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弹性垫圈受到螺丝强力挤压而仅能提供有限的缓冲效果,本实用新型风扇框架用的固定机构中的弹性缓冲件设于该扣止片、弹性扣止片间,所受的挤压力不至过大,而可具有比现有技术较多的弹性变形量,从而提高防震效果。
另外,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弹性垫圈易因长期维持同一变形量而有弹性疲乏、耐用度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风扇框架用的固定机构中的弹性缓冲件所受到的挤压力由于具有弹性,因此可充分弹性伸缩,而较不易产生弹性疲乏。
再者,该固定装置以该扣止片的第一扣止部扣合于该风扇框架扣止弹片的第二扣止部以固定该风扇框架,而该固定装置固定于该机壳底板则可利用诸如铆钉铆接、螺丝锁附、甚至热熔等方式,毋须如现有技术般固定于机壳底板的螺丝必须夹带弹性垫圈,而可使该固定装置稳固地固定于该机壳底板。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风扇用的固定机构可改善现有技术的种种缺点,因此具有高度的产业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风扇框架用的固定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风扇框架用的固定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机壳底板
2 风扇框架
20 散热风扇
21 扣止弹片
210 第二扣止部
211 操作片
3 固定装置
30 固定片
31 扣止片
310 第一扣止部
4 弹性缓冲件
40 顶盖
41 缓冲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下请配合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与作用。
第1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4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