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脱、防裂的开颅钻头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63931.4 | 申请日: | 200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12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郭毅军;吴仲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西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0041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颅 钻头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脱、防裂的开颅钻头。
二、背景技术
主要由钻头组件,外切刃组件,旋母主体,顶芯,钢球,离合弹簧,滑芯,推杆,螺钉,旋母,连接螺杆等零部件组成的原有开颅钻头,其外切刃组件一直采用的是:由外切刃的圆柱面与连结套的孔结构通过过盈装配方式构成。这种连接方式其结构简单,但过盈量的选择十分严格,过盈量稍稍偏大一点,极易造成淬火硬度高、且壁薄的连结套零件破裂。若过盈量偏小一点,受力时两零件易松脱。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脱、防裂的开颅钻头,用以解决因原连接结构易于破裂或松脱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防脱、防裂的开颅钻头,包括子钻头组件、外切刃、连结套、旋母主体、顶芯、钢球、离合弹簧、滑芯、推杆、螺钉、旋母、连接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切刃和连结套的连接处设置有细牙螺纹结构,并且两者通过细牙螺纹涂敷化学胶粘接同化构成外切刃组件。
所述的外切刃组件——由外切刃和连结套零件用细牙螺纹连接并加厌氧胶粘接固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能完全防止原连接结构用过盈装配方式,所产生的零件易破裂或松脱的缺陷,且加工及装配方便,使用寿命长。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各零件名称依次为:1子钻头组件、2外切刃、3连结套、4旋母主体、5顶芯、6钢球、7离合弹簧、8滑芯、9推杆、10螺钉、11旋母、12连接螺杆。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子钻头组件1,外切刃2,连结套3,旋母主体4,顶芯5,钢球6,离合弹簧7,滑芯8,推杆9,螺钉10,旋母11,连接螺杆12等构成。
其中连接螺杆12与旋母主体4的右端由螺纹连接,推杆9与滑芯8由螺钉10连接,且由套装在旋母主体4的右端的旋母11(其左端面有凸台及凹槽)的旋转推动下,可在旋母主体4的孔及槽中作轴向移动,以控制安装在旋母主体4上的三个钢球6,实现在旋母主体4孔中的径向移动,最终控制连结套3(即外切刃组件)在旋母主体4上的安装及拆卸。套装在滑芯8中的离合弹簧7紧紧顶住顶芯5及子钻头组件1的右端面,子钻头组件1(子钻头组件1由一直销穿过子钻头组成)可在外切刃组件的孔中进行轴向移动,所述的子钻头组件1的右端面及旋母主体4的左端面均有端面齿结构可相互啮合,当旋转运动由旋母主体4传递给子钻头组件1时,子钻头组件1也同时由其直销带动外切刃组件作旋转运动。
所述外切刃2和连结套3的连接处设置有细牙螺纹结构,并且两者通过细牙螺纹涂敷化学胶粘接固化构成外切刃组件。外切刃2和连结套3在连接装配前,在其细牙螺纹上涂敷厌氧胶,拧紧装配后粘接固化,固化后的组件即为外切刃组件。完成装配后,即可配合及支撑子钻头组件进行高速旋转运动,完成钻切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动过程为:当子钻头组件1在需要钻切的颅骨支撑及顶紧作用下,子钻头组件在外切刃组件内滑动,顶退顶芯5并压缩离合弹簧7,子钻头组件右端的端面齿与旋母主体4左端的端面齿啮合,此时由连接螺杆12所传递的旋转运动(图中以旋转箭头表示),经过旋母主体4等连接零件的传递,将运动传递到子钻头组件1上,由子钻头组件完成钻切任务。当子钻头组件钻穿颅骨后,子钻头组件失去颅骨的支撑及顶紧作用,在离合弹簧7和顶芯5的顶推作用下,子钻头组件1的端面齿迅速脱离旋母主体4的端面齿,旋转运动中断,后端的旋转运动变成空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西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西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39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电流直流电源瞬间掉电保持电路
- 下一篇:手机充电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