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态可调谐的色散补偿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3358.7 | 申请日: | 200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51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李菁;刘德明;黄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34 | 分类号: | G02B6/34;H04B10/1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调谐 色散 补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传输系统中的色散补偿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可调谐的色散补偿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通信的迅速发展,用户对通信容量的需求日益增加,信道速率不断提升,未来每一用户的通信容量需求将超过100Mbit/s。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作为现代长途干线通信主体的光纤通信一直在朝着高速率,大容量和长距离的方向发展。在单信道速率不断提升的同时,密集波分复用技术也日趋成熟并商用化。
随着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研制成功,光纤损耗对系统的传输距离不再起主要限制作用,色散便上升为首要限制因素之一。对于10Gbit/s,光脉冲宽度为50ps的系统,由于色散原因只能传输40km。G.652光纤的色散问题已经成为对已有光纤通信系统进行升级的主要障碍。
色散是由于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所包含不同成分的时间延迟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物理效应。由于光源发射进入光纤的光脉冲能量包含许多不同频率分量,脉冲的不同频率分量将以不同的群速度传输,因而在传输过程中必将出现脉冲展宽,即光纤色散。光纤色散包括模间色散,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G.652光纤产生的色散值为正,是反常色散,因此对其进行色散补偿的基本思想是将传输速率快的波长分量经历较大的时延,传输速率慢的波长的光经历较小的时延。从而产生与之相反的色散,以实现色散补偿。
目前较为常见的补偿方案有下述几种,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压电陶瓷位移器的F-P色散补偿器结构复杂,调节精度差;色散补偿光纤法易于升级但成本高;频谱反转法补偿距离长,而技术成熟性差;色散支持法传输成本低,但升级能力差。
“F-P均衡器在色散补偿中的应用”(庞然,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98年第4期)提供了一种F-P腔标准具的色散补偿器件,其中光通过输入光纤入射进入F-P腔,多次反射后引入一定的色散补偿量,通过输出光纤输出。该技术应用于波分复用系统(WDM)时,可以利用重复周期对不同信道进行色散补偿。但此方案结构复杂,为了实现可调谐色散补偿功能,即根据入射光波长的不同来调整不同的色散补偿量,需要利用压电式传感器,即压电陶瓷位移器来调节F-P腔的腔距,这样就容易产生压电陶瓷位移器所带来的蠕动效应和迟滞效应,很难精确快速达到调整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可调谐的色散补偿器,该色散补偿器具有结构简单和可靠性高的特点,能够准确实现对色散的可调谐补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态可调谐的色散补偿器,包括G-T腔,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二片金属环状膜和电源,其中一片金属环状膜镀在G-T腔的一片玻璃面内侧,另一片金属环状膜镀在G-T腔的另一片玻璃面内侧或外侧,电源用于为金属环状膜提供工作电源,光通过输入光纤输入到G-T腔中多次反射后由输出光纤输出。
光纤通信系统及技术的发展要求色散补偿技术向着高补偿效率,结构简单,高可靠性,使用方便,易于升级和扩容,器件小型化,降低成本等方向发展。本实用新型色散补偿器在腔距改变的条件下色散补偿曲线的周期变化较稳定。考虑正入射或者入射角比较小的情况下,相邻两束光的光程差
为2nd,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色散补偿器的结构示意图(金属膜相向方向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33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风太阳伞
- 下一篇:一种气体定量取样自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