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架空线防护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2403.7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9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童建明;周德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建明;周德虎 |
主分类号: | G08B13/12 | 分类号: | G08B13/12;G08B21/00;G08B25/00;G01R31/02;G01R3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52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架空 防护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故障的探测、报警装置类,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电力架空线防护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400V低压架空电力线以其电压不高、分布面广、有相当数量的架空电力线处于偏僻地区,形成监管薄弱甚至缺位的局面,由此往往成为少数铤而走险的非法盗窃分子的攻击目标,因此,监护电线,打击盗窃犯,成为输配电领域的当务之急。虽然目前已经开发了一些监控装置,但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报警滞后,甚至在电力线被破坏后仍可被盗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力架空线防护报警装置,该装置既设置有探测报警系统,又设置有单条断线报警系统,互相协调使用,在可得到预警的同时,又实现了迅速报警,还可通过无线网络的应用,使得报警信息更加迅速、明确。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电力架空线防护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置有断电报警模块,以及或门电路,断电报警模块包括相电压断电报警模块、线电压报警模块,二者输出的电信号输入或门电路,或门电路输出控制报警信号。
所述的相电压断电报警模块的相电压采用降压变化的次级一组低压分成二路,一路为取样电路,另一路为供电电路X,其中取样电路中,电信号经过电阻限流、半波整流电路,连接光电耦合器,其输出信号控制或门电路输出信号,供电电路中,电信号经桥式整流作为用于模块供电的直流电源。
所述的线电压断电报警模块的线电压采用降压变化的次级一组低压分成二路,一路为取样电路,另一路为供电电路Y,其中取样电路中,电信号经过电阻限流、半波整流电路,连接光电耦合器,其输出信号控制或门电路输出信号,供电电路中,电信号经桥式整流作为用于模块供电的直流电源。
所述的供电电路X和供电电路Y并联组成互联电源。
所述的或门电路连接有探测报警模块,该模块由探测头及微波振荡电路组成,探测信号经过微波振荡电路,输入或门电路。
所述的探测头的探测电路包括信号放大电路以及幅度与脉宽双重信号鉴别电路。
所述的探测头的微波辐射区域为0.3M2-8M2之间。
所述的或门电路输出信号输入通讯无线网络中的GSM触发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移动探测头,如遇移动物体接近保护区域,可立即发出报警信号,予以预警;盗窃者最终是要获得架空线,如果架空线任意一根被剪,均能因失电发出报警信息,因此报警迅速、便捷;由于接入通讯无线网络,可实现一处报警,多处接警,又因为可以实现短信报警,使得报警信息更加明确、准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块控制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片机控制系统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3所示,标号1-14分别表示探测报警模块1、信号延时电路2、或门电路3、一次信号电路4、一次信号电路4’、互联电源5、相电压断电报警模块6、线电压断电报警模块7、计算机8、RS232通讯接口9、控制模块10、天线11、电源12、报警输入端13、键盘14。
本实施例的电力架空线防护报警装置,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探测报警模块和断电报警模块,断电报警模块包括相电压断电报警模块6、线电压断电报警模块7,二者输出的电信号输入或门电路3,探测报警模块1将探测信号转换后输入或门电路3,或门电路3的输出信号发送至GSM触发电路。
单片机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使用相关的编程软件,将软件装入微型计算机8后,激活该软件,该软件为中文界面,采用RS232通讯接口9与GSM控制模块10相连接,根据中文界面的提示,使用键盘14激活并操作微机内的中文编辑软件,进行中文短信的编写、确认,当GSM的触发电路接到或门电路3的输出信号后,即可将单片机控制模块预先设置好的短信通过GSM天线11同时向多部GSM手机发出内容相同的报警文字,在报警及时的同时,做到信息明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建明;周德虎,未经童建明;周德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24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送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应用汽车涂装工艺的桥式烘干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