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弧形水线火焰喷泉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2200.8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04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滕永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永德 |
主分类号: | B05B17/08 | 分类号: | B05B17/08;F23D14/48;B44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山东省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 水线 火焰 喷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泉,尤其是一种将水与火融合在一起塑造出内火焰外弧形水线的弧形水线火焰喷泉。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喷泉应用于室内、外或景观场所,作为一种点缀生活、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营造气氛的装置。喷泉的种类繁多,包括直射喷泉、球形水幕喷泉、线形喷泉、喷雾喷泉等等,以上不同类型的喷泉都是因采用不同设计构造的喷头而产生不同感观景致。目前,室内、外或景观场所应用的弧形水线喷泉,主要是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水泵、供水管、水线喷嘴,在供水管上设有由喷泉电气控制装置控制开启或关闭的给水电磁阀,在水线喷嘴上还安装有流量调节阀。为了强化所形成的景观效果,供水管均设计成环形状,水线喷嘴安装在环形供水管,形成可向环内或环外喷射的弧形水线景观,人们在观赏弧形水线景观的同时还能聆听到美妙地落水声,使人产生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受。同时,为了增加这种环形这种弧形水线景观的观赏效果,还可在环心内设置其他喷泉造型景观。但是这种结构的环形弧形水线喷泉及环心内设置其他喷泉装置均只能是以水做载体,来塑造出不同形状的水景,目前还未见过将水与火融合在一起塑造出内火焰外弧形水线的弧形水线火焰喷泉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环形弧形水线喷泉及环心内设置其他喷泉装置均只能是以水做载体,来塑造出不同形状的水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弧形水线火焰喷泉,该弧形水线火焰喷泉不仅设计合理,安装调试方便,而且能将水与火融合在一起塑造出内火焰外弧形水线的美丽的景观。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弧形水线火焰喷泉,由依次相连通的水泵、供水管、水线喷嘴组成,在水线喷嘴上设有由喷泉电气控制装置控制开启或关闭的给水电磁阀,在水线喷嘴上还安装有流量调节阀,供水管为环形状,水线喷嘴均匀安装在环形供水管上,其特点是在环形供水管的环心处经安装支架固定有燃料喷头,燃料喷头经连接管与燃料供给管相连通,在连接管上安装有燃料电磁阀,该燃料电磁阀由喷泉电气控制装置控制开启或关闭,在燃料喷头的侧上方安装有点火器。
所述的点火器由变压器、电子电路、两点火电极组成,变压器为隔离变压器,所述的电子电路为整流滤波电路,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接电源,次级绕组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经负载电阻与所述的点火电极相连接,两点火电极常态下处于闭合状态,并由喷泉电气控制装置控制联动器适时断开接触而产生点火电弧。该电弧具有千度以上的高温,能将处于潮湿环境中的燃料可靠地点燃。
所述的由喷泉电气控制装置控制点火电极由常闭状态适时断开接触的联动器是由浮筒、浮体、复位弹簧组成,浮体套装在浮筒内的导向固定杆上,复位弹簧套装在浮筒内体与浮体之间的导向固定杆上,一点火电极的触点经一绝缘支架固定在浮筒外体上,另一点火电极的触点经一绝缘连接架固定在滑杆的一端,滑杆的另一端穿经浮筒体上的滑孔固定在浮筒内的浮体上,在浮筒的侧壁上开有导流孔,所述的浮筒经连接管与水管相连通,在连接管上安装有供水电磁阀,所述的喷泉电气控制装置由设定的工作指令控制供水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
所述的由喷泉电气控制装置控制点火电极由常闭状态适时断开接触的联动器是由电极壳体、电磁铁、复位弹簧组成,一点火电极的触点经一绝缘支架固定在电极壳体上,另一点火电极的触点安装在一绝缘连接架,该绝缘连接架经一弹性金属片固定在电极壳体上,所述的电磁铁设置在弹性金属片与电极壳体之间,所述的复位弹簧设置在绝缘连接架与电极壳体之间,所述的喷泉电气控制装置由设定的工作指令控制电磁铁通电线圈电源的通或断。
所述的两点火电极中的一点火电极的触点制成半圆球体,另一点火电极的触点制成锥状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安装调试使用方便,点火安全可靠,形成内火焰外弧形水线景观绚丽多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点火器的电子电路及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点火器的电子电路及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永德,未经滕永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2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集料混凝土均质性的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中央空调末端智能动态恒流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