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封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2129.3 | 申请日: | 200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32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根祥;李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2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装载机用的发动机,特别涉及安装在发动机曲轴后端与液力变矩器联接部位的一种油封。
(二)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机械类装置暴露出一些缺陷,例如装载机用的发动机,在发动机曲轴后端与液力变矩器联接的部位通常使用单向油封,由于变矩器的油被单向油封卷入发动机,造成变矩器缺油,无法工作,而发动机因卷入不适用的机油,早期磨损,缩短了使用寿命,提高了使用成本,降低了使用可靠性。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密封效果好、能够有效隔绝两个界面的润滑油的油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油封,呈环形,包括骨架、包裹在骨架外侧的油封座、固定在骨架内侧的橡胶圈,其特殊之处在于:橡胶圈的内圆上设置有两组螺纹,两组螺纹的旋转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油封,为了密封效果好,橡胶圈的外圆上设置有围绕外圆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油封的工作原理是,将其安装在曲轴端部的外圆上,由于在油封内孔中加工有螺旋线,当曲轴旋转时,通过润滑油的粘性把能量转换给润滑油,即产生泵送作用,利用螺旋的泵送作用,又因为油封孔内两组螺纹的方向相反,这就把沿间隙泄漏的不同介质分别推赶回去,使中间形成真空陷井,以实现双向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是一种双向油封,特别适合两界面有不同润滑油的旋转轴密封,有效解决了由于变矩器的油被卷入发动机的问题,提高了使用可靠性,延长了变矩器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骨架,2油封座,3橡胶圈,4左旋螺纹,5右旋螺纹,6弹簧。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油封,呈环形,包括骨架1、包裹在骨架外侧的油封座2、固定在骨架内侧的橡胶圈3,橡胶圈的内圆上设置有两组螺纹,两组螺纹的旋转方向相反。橡胶圈的外圆上设置有围绕外圆的弹簧6。
本实用新型的油封,用特殊型式的骨架1,以新型的氟橡胶为原料,既封住了发动机的润滑油向曲轴后端渗漏,又封住了变矩器液压油从曲轴后端的飞轮结合处旋入发动机可能,可直接取代曲轴后油封。两条螺纹形成的密封面置于油封前后两侧,前端为左旋螺纹4,后端为右旋螺纹5。左右螺纹角度相同,利用轴的旋转,在轴和油封之间的螺旋泵作用,把沿泄漏间隙泄漏的油液推赶回去。利用弹簧的收紧力使油封面和曲轴适度收紧,有利于曲轴静止时的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2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