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框架通风和风量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1925.5 | 申请日: | 200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7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贤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贤举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5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通风 风量 控制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尤其是一种框架通风和风量控制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框架通风和风量控制装置中,在用于通风时都是通过旋转或滑动的框扇来实现;这需要使用很多的活动框扇且安装复杂、密封性不好;在通风时,由于风直接吹到在室内而灰尘大、引进的噪音也大,在加窗纱后而影响采光;同时旋转或滑动的框扇对防盗、儿童安全也没有保证,为了旋转或滑动的框扇还需要加装凸出的安全网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在风量控制时,通过旋转或滑动的框扇开启的空间大小来实现,控制精度不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建筑物提供一种框架通风和风量控制装置;其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防尘和防噪音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框架、风量控制装置、过滤网;所述的框架在室内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小孔并设置为可拆卸式,所述的框架在室外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孔,所述的过滤网设置为网状、絮状或多重反射棉状的吸附材料并设置在所述的风量控制装置上,所述的风量控制装置设置在具有通风孔的所述的框架内。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风量控制装置,所述的风量控制装置可包含有控制转扭、转筒、固定板;转筒为两个并大转筒内套有小转筒且每个转筒的顶部设置有转扭,在转扭处的所述的框架部位设置有孔并把转扭设置在外部,转筒的两端通过固定板与所述的框架联接,转筒可以在两个固定板内转动并设置有通风孔,转筒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的风量控制装置也可包含有控制平板、固定板;控制平板上端设置有移动手柄并在移动手柄的所述的框架部位设置有孔且移动手柄设置在外部,控制平板上设置有通风孔并设置有过滤网,固定板设置有滑槽,控制平板设置在固定板的滑槽内并通过固定板与所述的框架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特点及有益效果表现在:
过滤网粘贴在风量控制装置上,风量控制装置通过固定板与框架的周边框联接,改变风量控制装置内部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就可以使风量进入室内的大小可以改变,由于风量控制装置设置有过滤网,阻挡了灰尘和昆虫的进入。
1、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框架、过滤网,利于在通风道设置隔音、滤尘、控风的装置,可有效改善其封密性。
2、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风量控制装置,改变了原有的大面积通风,避免了强风的劲吹,更有利于人们的健康。
3、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框架,其设置为可拆卸式,可更换过滤网实现了对空气的有效的清洗和过滤,使新鲜的空气入室内。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量控制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量控制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形式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含有框架1、风量控制装置、过滤网3;框架1在室内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小孔并设置为可拆卸式,框架1在室外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孔,过滤网3设置为网状、絮状或多重反射棉状的吸附材料并设置在风量控制装置上,风量控制装置设置在具有通风孔的框架1内。
本实施例的风量控制装置实施例一:可包含有控制转扭5、转筒6、固定板I7;转筒6为两个并大转筒内套有小转筒且每个转筒6的顶部设置有控制转扭5,在控制转扭5处的框架1部位设置有孔并把控制转扭5设置在外部,转筒6的两端通过固定板I7与框架1联接,转筒6可以在两个固定板I7内转动并设置有通风孔,转筒6上设置有过滤网7。
本实施例的风量控制装置实施例二:也可包含有控制平板8、固定板II9;控制平板8上端设置有移动手柄并在移动手柄的框架1部位设置有孔且移动手柄设置在外部,控制平板8上设置有通风孔并设置有过滤网3,固定板II9设置有滑槽,控制平板8设置在固定板II9的滑槽内并通过固定板II9与框架1联接。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过滤网3粘贴在风量控制装置上,风量控制装置通过固定板I7或固定板II9与框架1联接,改变风量控制装置内部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就可以使风量进入室内的大小可以改变,由于风量控制装置设置有过滤网3,阻挡了灰尘和昆虫的进入。因此其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防尘和防噪音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贤举,未经李贤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19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模组的印刷电路板
- 下一篇: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