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实验废弃物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1428.5 | 申请日: | 200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48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甘宜梧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宜梧 |
主分类号: | A61L11/00 | 分类号: | A61L1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振忠 |
地址: | 2501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实验 废弃物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物实验废弃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物实验当中,对于带有细菌和病毒的危险性废弃物,必须要经相关专业灭菌消毒设备及时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否则,危险性废弃物中所含的细菌和病毒会随时向外界传播,它不仅会严重危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还会给社会造成相当大的麻烦。
因生物实验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防止在实验过程中细菌和病毒的外泄,该实验必须要在实验室内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现有生物安全柜本身具有能够防止细菌和病毒外泄的功能,因此它能够保证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当中的安全。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危险性废弃物,则必须要对其进行安全可靠的及时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92220218.4公开了一种“微机自动监控干热灭菌器”,因其结构比较复杂使得体积较大,它只能安装在单独的灭菌场所使用,而这种场所一般都设置在远离市区及实验室的地方。因此,生物实验当中所产生的危险性废弃物,则须要实验人员将其运输到距离较远的灭菌场所去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且,在此运输之前实验人员则要事先将危险性废弃物从生物安全柜中取出、收集到专用的密封容器内,而在运输之后实验人员还要将废弃物置入灭菌设备当中。这样一来,从生物安全柜中到灭菌设备当中整个过渡过程的各个环节,无形当中均给危险性废弃物中所含的细菌和病毒向外界传播提供了诸多的机会和空间,均给实验人员和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再者,目前有些实验室的实验人员通常习惯将每次实验后的危险性废弃物分别收集、存放起来,待到一定量后再经集中后运输到灭菌场所中处理。可想而知,在此存放期间内危险性废弃物中所含的细菌和病毒随时都有向外传播的可能,若出现意外则严重影响到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及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
由此,如何能够减少或切断危险性废弃物从生物安全柜中到专业灭菌设备中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从根本上杜绝危险性废弃物中所含细菌和病毒向外界传播的机会和空间,是目前生物实验领域有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实验废弃物处理装置,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结构复杂体积较大,而无法设置在现有生物安全柜内使用,故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危险性废弃物中所含细菌和病毒向外界传播的机会和空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生物实验废弃物处理装置,它包括安装有隔温盖的隔温壳体,隔温壳体内连接加热罐,其相互之间有第一间隔;加热罐上安装电加热器,隔温盖与加热罐的上口相接触;设有上盖的处理桶设置在加热罐内,其相互之间有第二间隔;上盖上开设至少一个通孔,上盖与隔温盖之间有间隙;隔温壳体的外侧分别安装冷却器、过滤器及容器,冷却器的进口穿过隔温壳体后与加热罐连接,冷却器的出口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与容器连接。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完成:过滤器与过液管上端口连接,过液管下端口与容器连接,冷却器的出口与过液管中部连接。电加热器为环形套状。隔温壳体套装在金属筒内,隔温盖的外表面连接护板。隔温盖与隔温壳体相铰连,隔温盖上分别安装相互对应的检测销及传感器,传感器与隔温盖连接,检测销穿过隔温盖后与上盖相接触,检测销与隔温盖相滑动配合。隔温壳体上分别连接控制装置及锁定装置,锁定装置与隔温盖相接触并配合。隔温壳体上分别开设进风口及出风口。隔温壳体安装在壳体内,其相互之间有间隔,冷却器设置在该间隔内;壳体内还分别设有大散热腔和小散热腔,过滤器连接在大散热腔内,过液管设置在小散热腔内,容器设置壳体的底部;壳体的底部分别连接左支撑腿及右支撑腿;
壳体上分别开设有与大散热腔相通的上排风口和与小散热腔相通的下排风口,连接在大散热腔内的大风机与上排风口相对应,连接在小散热腔内的小风机与下排风口相对应;
壳体上还分别开设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壳体内腔相通,第二通孔与进风口相对应;大散热腔与壳体内腔之间开设有通孔;
壳体上铰连开启盖,隔温盖与开启盖下端相连接;开启盖设有内腔,检测销及传感器分别安装在该内腔中,传感器与开启盖连接,检测销分别穿过开启盖及隔温盖后与上盖相接触,检测销分别与开启盖及隔温盖相滑动配合;控制装置及锁定装置分别连接在壳体上,锁定装置与开启盖相接触并配合。所述的冷却器分别安装在大散热腔和小散热腔内。所述控制装置表面上分别连接操作键和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宜梧,未经甘宜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14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电话无线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陶瓷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