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双气囊引流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61382.7 | 申请日: | 2006-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38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薄存朋;候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薄存朋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7/00;A61M3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3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气囊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属于医疗卫生领域。
背景技术
胸腔引流管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医疗器械,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将一根引流管置于胸膜腔内,连接一个密闭式的引流装置,其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适应于气胸、血胸、脓胸及各种开胸手术的引流。但现行的引流管在使用中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引流不畅,细长的引流管常常被胸腔内的血块、浓液堵塞,影响引流效果;二是引流管容易从患者体内滑脱,在引流时患者要保持一定的体位,活动受到限制。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胸腔Y式球囊引流器》,该引流器由细硅胶管、Y式管、轴线方向上下开口的球囊、闭式引流瓶、阀门、针头座、密封塞组成,Y式管也可由三通管替代,依次将硅胶管、针头座、阀门、Y式管上下端口、阀门气囊、阀门、引流管沿轴向连接且密封。这种引流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堵塞问题,但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同时还是解决不了引流管从患者体内滑脱问题,因此影响了它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行引流管在使用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防止引流管堵塞,又能使引流管不易从胸腔内滑出的新型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引流管为一根硅胶细管,所述硅胶管的一端侧壁上设有多个引流孔,在靠近引流孔的一端有一鞘囊套在引流管上,鞘囊通过一紧贴在引流管管壁上的充气管与充气囊相联,所述硅胶管的别一端设有一个由硅胶管直接膨大成的伸缩气囊。
将带引流孔的一端插入胸腔内,利用充气囊给位于胸腔内的鞘囊充气,膨大的鞘囊紧贴在胸腔内壁上,防止了引流管从胸腔内滑出,当需要拔出引流管时,利用充气囊上的气阀将鞘囊中的气体放掉,即可顺利的将引流管拔出;当引流管被血块、浓液组织堵塞时,可用夹子扎紧引流管的另一端,手握伸缩气囊,伸缩气囊内产生的气体就能梳通堵塞引引流管的异物,保证了引流顺畅。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引流管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防止引流管堵塞,又能使引流管不易从胸腔内滑出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孔 2、鞘囊 3、充气管 4、充气囊 5、伸缩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引流管为一根硅胶细管,所述硅胶管的一端侧壁上设有多个引流孔1,在靠近引流孔1的一端有一鞘囊2套在引流管上,鞘囊2通过一紧贴在引流管管壁上的充气管3与充气囊4相联,所述硅胶管的别一端设有一个由硅胶管直接膨大成的伸缩气囊5。将带引流孔1的一端插入胸腔内,利用充气囊3给位于胸腔内的鞘囊2充气,膨大的鞘囊2紧贴在胸腔内壁上,防止了引流管从胸腔内滑出,当需要拔出引流管时,利用充气囊3上的气阀将鞘囊2中的气体放掉,即可顺利的将引流管拔出;当引流管被血块、浓液组织堵塞时,可用夹子扎紧引流管的另一端,手握伸缩气囊5,伸缩气囊5内产生的气体就能梳通堵塞引引流管的异物,保证了引流顺畅。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防止引流管堵塞,又能使引流管不易从胸腔内滑出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薄存朋,未经薄存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13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变发型器
- 下一篇:一种对特约客户进行消费优惠的商务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