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珠丝杠误差检测的速度自适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1281.X | 申请日: | 200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94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坦;宋现春;刘宪银;于复生;孙善旭;王云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济宁博特精密丝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36 | 分类号: | G01D5/36;G01D5/38;G01B11/00;G01B21/00;G01M13/02;B23Q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72071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珠 误差 检测 速度 自适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珠丝杠误差检测的速度自适应装置。
背景技术
滚珠丝杠作为高效、精密传动部件在数控机床和各种自动化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整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对滚珠丝杠单扣和累积误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高滚珠丝杠的加工精度,精确检测滚珠丝杠的各项误差是必须的。
现在所广泛应用的滚珠丝杠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圆光栅1、读数头2、圆光栅信号处理电路3、综合处理电路4、笔式记录仪5、双频激光干涉仪6和双频激光信号处理电路7。圆光栅1、读数头2、圆光栅信号处理电路3及综合处理电路4依次连接,双频激光干涉仪6、双频激光信号处理电路7及综合处理电路4依次连接,笔式记录仪5与综合处理电路4连接。圆光栅1安装在滚珠丝杠8的一端,随滚珠丝杠8一起转动,由读数头读取转数,经圆光栅信号处理电路3处理后传至综合处理电路4。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动镜9安装在滚珠丝杠的螺母10上,随丝杠螺母10一起移动,双频激光干涉仪6发出的激光由动镜9返回,经双频激光信号处理电路7处理后传至综合处理电路4。综合处理电路4处理后的检验纪录由笔式记录仪5记录打印。
一般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信号的读取上广泛应用了高精度的A/D板,由计算机程序控制,读取各个采样点,并对这些采样点进行处理,以计算出各项误差。
有关算法为:
全长范围内的行程变动量:
Vu=emax-emin (1)
任意300mm范围内的行程变动量:
V300=(emax-emin)|l=300 (2)
任意60mm范围内的行程变动量:
V60=(emax-emin)|l=60 (3)
2π行程内的行程变动量:
V2π=(emax-emin)|l=2π (4)
上述各式中e为相对于目标或公称行程的实际平均行程偏差。采样点的定义为:
其中T为滚珠丝杠转一转的周期,Δt为计算机的采样间隔,n2π为设定的每转采样点数。其中V300,V60,V2π的计算都是以固定长度上所含的采样点数来计算的,即:
计算点数
按照上述算式(2)-(4)计算的检测长度误差的准确性直接由n2π,即每转采样点数的准确性决定。当计算应用的每转采样点数n与实际采样点数n2π一致时,各项误差的计算就准确,否则就产生误差。
由于A/D板的采样为软件定时器驱动的时间间隔采样,并且在滚珠丝杠检测中,经常出现在检测中调整速度的情况,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实际每转采样点数与计算(设定)的每转点数不一致的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济宁博特精密丝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济宁博特精密丝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12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