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椎植骨融合术后颈部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0720.5 | 申请日: | 200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98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文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A61B17/56;A61B17/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3山东省临沂市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融合 术后 颈部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植骨融合术后颈部固定器。
背景技术
颈椎前后路开窗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脱位、脊髓损伤等症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目前,术后颈部固定一般采用颈托固定。现有技术的固定方式常发生植骨块滑脱或移位,颈部血肿等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植骨块滑脱或移位、颈部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疗效好、患者使用舒适的颈椎植骨融合术后颈部固定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颈椎植骨融合术后颈部固定器,包括马鞍型布袋,马鞍型布袋的一端设有拉链口,马鞍型布袋内装带壳糜子,马鞍型布袋的两侧对接处分别设有粘接带。
为了使带壳糜子均匀分布在布袋内,所说马鞍型布袋的中间均匀缝有3~4条隔断线。
本实用新型固定器,患者颈椎植骨融合术后将其置于颈部并粘好粘接带,使颈部保持中立位以限制颈部活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患者使用舒适,避免了植骨块滑脱或移位、颈部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理想的颈椎植骨融合术后颈部固定器具,可广泛用于临床。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它包括马鞍型布袋2,马鞍型布袋2的一端设有拉链口4,马鞍型布袋2内装带壳糜子,马鞍型布袋2的两侧对接处分别设有粘接带1、5;马鞍型布袋2的中间均匀缝有3~4条隔断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文,未经徐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07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