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墨粉盒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0391.4 | 申请日: | 200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37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冠彤;刘俊田;李岳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墨粉盒,可有效排送出碳粉而降低残余碳粉量。
背景技术
现有墨粉盒如美国第6,137,978号专利所揭露者,请参阅’978案的图3、图8,该墨粉盒主要由一容置筒(toner storingcontainer)30与一盖件(solid lid)32所组成,该容置筒30可供碳粉T容置,该容置筒30具有螺旋状突出(spiral protrusion)32设于其内壁,当该容置筒30旋转时,可将碳粉T由后往前推送,该盖件32具有一出粉口,一环接部与该容置筒30接合,以及二刮粉件(scraping member)321,322,该二刮粉件分别具有一入粉口,其中一刮粉件321并具有一顶刀(top blade)321e位于该入粉口缘,当墨粉盒旋转时,容置筒30内碳粉T可受该顶刀321e导引或直接由该入粉口进入该等刮粉件321,322中,随着墨粉盒继续旋转,碳粉可受重力作用而沿着刮粉件的斜面滑送至该出粉口。
由于模具制作上的问题,该盖件32的顶刀321e与该环接部的内缘间必须留有间隙,因此,顶刀321e势必无法将所有碳粉T导引至刮粉件321中,造成墨粉盒中残留碳粉,形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粉盒,可有效排送出碳粉而降低残余碳粉量。
为达成前揭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墨粉盒是包含有一容置筒以及一导粉装置,该容置筒一端具有一开口,该导粉装置具有一环接部位于该导粉装置的中段且与该容置筒接合以封闭该开口,一出粉口位于该导粉装置的一端,一延伸部位于该导粉装置的另一端且由该开口伸入该容置筒中,一入粉口设于该延伸部,以及一刮片设于该延伸部且邻近于该入粉口,其中,该容置筒是沿一中轴线延伸,该容置筒的开口具有一半径R,该导粉装置的刮片具有弹性,且该刮片的末端与该中轴线的距离为L,且L>R,使容置筒中碳粉几乎可被该导粉装置完全排出,以有效降低碳粉残留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特点所在,兹举以下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其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沿3-3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墨粉盒
20容置筒 21第一段 22第二段
23连接段 24导肋
25开口
30导粉装置 32环接部 33嵌槽
34出粉口 35伸缩管
36延伸部 37容室
38入粉口 39刮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墨粉盒10是包含有一容置筒20以及一导粉装置30。
该容置筒20是呈长形,用以供碳粉(图未示)容置,该容置筒20是沿一中轴线A延伸,该容置筒20具有一第一段21,一第二段22,一连接段23连接该第一段21与该第二段22,二导肋24由该第一段21经过该连接段23而延伸至该第二段22,以及一开口25设于该容置筒20的前端,其中,该第一段21与该第二段22的截面积均为由后往前递增,该连接段23的截面积则由后往前递减,当该容置筒20水平置放并旋转时,碳粉受重力作用而由该第一段21的后端移至前端,该等导肋24可将该第一段21前端的碳粉经由该连接段23移送至该第二段22后端,接着,碳粉可受重力作用而移至第二段22的前端;该容置筒20的开口25具有一半径R。
该导粉装置30是具有一环接部32位于该导粉装置30的中段且与该容置筒20接合以封闭该开口25,一出粉口34位于该导粉装置30的前端,一伸缩管35由该环接部32向前延伸并封闭该出粉口34,二延伸部36位于该导粉装置30的后端且由该开口25伸入该容置筒20中,二入粉口38分别设于该等延伸部36,以及二刮片39分别设于该等延伸部36且邻近于该等入粉口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03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