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挂式厨房用抽油烟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60274.8 | 申请日: | 2006-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92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洪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重光 |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9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挂式 厨房 抽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挂式厨房用抽油烟机,它由室外挂置的风机箱、通过风导管和放在室内灶具台面上的正、负压仓联体结构罩和机盖等构成放在室内的主机组成,该机是能彻底消除厨房油烟污染并具有低噪声、安全不会碰头、不遮挡视线功能的新型抽油烟机。
背景技术
据有关文献报道:“近年来我国上海、哈尔滨、天津、沈阳等地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烹饪时厨房内油烟越多,发生肺癌的危险性越高,接触油烟多的家庭主妇肺癌发病率为普通接触少人群的2倍”。可见厨房炒菜时油锅里食用油加热产生的油烟,含有对人类危险的污染物危害十分严重。要想完全改变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华人的饮食文化习惯比较困难。由此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厨房革命的呼声不断,这是一个迫在眉睫、关系到海内外华人乃至人类健康的重大课题。
在单元楼房的家庭厨房内油烟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经常可见到搬进新居后的厨房内,虽然安装了抽油烟机,过不几天厨房四壁、厨柜上面到处是一层烟油的油垢。造成如此严重的油烟污染的问题在于:厨房内设置的抽油烟机,其抽油机距灶具之间的油烟流通距离太长,一般设计的流通距离为70-100厘米。况且,现国内、外抽油烟机型大多为上排风方式,抽油烟机悬挂在炊者头顶或前上方。由于人体高度和操作者的要求,从炒菜锅到抽油烟机要有半人高的视场和操作距离,在这油烟空间流通距离内,由于空气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空气与油烟分子以及和其它有害气体的不断发生碰撞,使油烟分子四处扩散,还有来自室内空气的对流、门窗侧面气流的影响以及手背运动的干扰,油烟加速产生紊流并向四处扩散,使人体面前遭到无遮挡的扩散滚滚烟流,大量有害气体从人体脸前飘过被吸入,严重影响着身心健康。
受传统的排油烟机设计思想的局限,现有抽油烟机油烟流通距离较大,有必要降低油烟机安装位置。从微空气动力学分析,有效地防止油烟扩散必须作到油烟流通距离小于1个分子平均自由程(即厘米的数量级)。但是传统抽油烟机安装过低不仅遮挡视线,而且给炊者操作带来不方便,噪声较大,传统抽油烟机机箱是悬挂在炊者头顶上方的,容易碰头很不安全,还有许多家庭希望把灶具靠近窗户安放,如此又会因抽油烟机遮挡窗户影响观景和采光,这些都是传统抽油烟机根本无法克服的困难。
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外挂式厨房用抽油烟机,该机没有安装在炊者头上的机箱,是不遮挡视线的低噪声的并安全不会碰头的新机型。它由室外挂分体置的风机箱、风导管和放在室内的正负压仓联体结构罩、机盖等构成的主机组成,依靠在锅沿平面上面的正压仓气体吹出口和与其对应的负压仓气体吸入口配合形成完整的气流隔膜,将炒菜产生的油烟笼罩于从气体吹出口至气体吸入口之间的烟尘通道中,并由气流携带油烟经过风导管从室外的风机箱排出,油烟在室内流通全程封闭,能彻底消除厨房油烟污染,依靠紫外线照射和氧化作用或者油烟分解装置使排出的油烟降解。
按照习惯把从锅沿平面到抽油烟机吸风口的直线距离称为油烟空间流通距离,简称D值,理论分析表明要保证不发生油烟扩散,油烟空间流通距离必须小于1个分子平均自由程,通常分子平均自由程为几个厘米,D值越大油烟空间的流通距离越长油烟扩散越多污染越严重,传统上排风的抽油烟机D=70-100cm,比1个分子平均自由程长很多,所以油烟扩散多污染严重,这是传统上排风的抽油烟机设计思想无法克服的困难。
外挂式厨房用抽油烟机采用下排风方式设计,从锅沿平面直接抽走油烟,已经实现D<1cm的理想值。其原理是依靠紧邻锅沿平面的空气吹出口与吸入口气流相互配合形成一层完整的气流隔膜,使油烟流通的全过程在气流隔膜封闭的系统内进行,将油烟从污染源与炊者身体所处环境隔离,彻底消除了厨房内油烟对人和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重光,未经洪重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02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