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机地面综合保障台车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0268.2 | 申请日: | 2006-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57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董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鹏生 |
主分类号: | B64F1/36 | 分类号: | B64F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地面 综合 保障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地面综合保障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同时具有电源、气源及空调等保障功能的飞机地面综合保障台车。
背景技术
民用飞机在起飞之前需要大量的地面保障设备服务,如空调、电源以及发动机启动气源等,目前国内大量采用单一用途的车辆提供单一的保障,如单独的电源车、气源车及空调车等。造成保障车辆过多,机场显得繁忙、凌乱,飞机周围拥挤,无论对一次性投入,维护、运行的经济性还是飞机的安全性都很不利,安全隐患较大。如果将多种功能集中在一台车上,那么地面保障车辆的数目会大大降低,无论从安全性,还是经济性考虑都将是变革。高集成性必将是飞机地面保障设备的发展方向。同时,国外军用飞机目前已广泛应用,民用机场也在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在国内,无论是军方还是民航系统都对综合车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综合车的发展飞机综合保障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将飞机保障设备综合化,可同时具有电源、气源及空调保障功能的飞机地面综合保障台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飞机地面综合保障台车,包括载车、动力系统、交直流发电机组、压气机、传动系统、制冷空调系统、测控系统等组成。
载车包括车头和架设在车架上的车厢体,车厢体的底部为底板,底板上部的厢体中,前部设有制冷空调系统,中部设有压气机和发电机,后部设有发动机和发动机油箱,制冷空调系统与压气机连接;与压气机相连设有离合器,与发电机相连设有齿轮变速箱,与发动机相连设有消声器;厢体的尾部设有水箱散热器,厢体的侧边设有电器控制板和操作显示装置;厢体的前部与制冷空调系统相连设有空调软管箱;底板的下部挂接电瓶、电缆箱、载车油箱和气源软管箱。
所述的制冷空调系统,其主要部件包括:I、II级换热器,涡轮组件,高、低压水分离器,流量调节活门和温度调节活门;高压气源由支路管路连接流量调节活门,流量调节活门由管路连接温度调节活门,管路干路上设有I级换热器、II级换热器,高压水分离器,涡轮和低压水分离器。
所述的涡轮组件,为采用两台涡轮组件并联,在两台涡轮组件的入口处分别有安装高压水分离器,在两台涡轮组件后部分别安装有低压水分离器。
动力系统:包括柴油发动机、供油系统及排烟系统。
整车最大用电状态为空调系统和供电系统同时工作,而此时压气机也需工作,压气机为整车最大耗功设备,因此,动力源必须满足最大功耗状态下能够长时间连续运行。
柴油发动机单独配备供油系统和油箱,不与载车交联可满足发动机满载状态下连续运行4h。
发动机排烟系统由管路、消声器和隔热棉组成,尾气通过管路,经消声器,由车体上部水平排出。
交直流发电机组:交直流发电机为供电系统主要部件,采用兰州电机厂双流发电机组,其包含交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和励磁电机组成,由一根轴联动,同时输出交、直流电源,通过电缆、电源插头与飞机对接。
压气机:压气机在提供高压气源和空调风时都必须工作。采用美国英格索兰(Ingersoll-Rand)无油压气机,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包括齿轮变速箱和电子离合器等。由于发动机、压气机和发电机组三者转速不完全一致,因此需要通过齿轮箱改变速度传递动力。另外,压气机与发电机组又非必须同时工作,存在各自单独工作的状态,而发动机又要求避免高负载启动,因此配备电子离合器。
齿轮箱为高速运动部件,需配备冷却装置,采用油冷却系统,由发动机或齿轮箱的一个运动轴带动油循环泵,将冷却油压入散热器,自然冷却后返回齿轮箱。
电子离合器由控制系统控制,使压气机与齿轮箱啮合或脱离,在发动机启动时完全脱离,以减小发动机启动负载。
系统布置:空调系统仅与压气机相连,为独立的工作单元,其各个设备布置参见图2。
测控系统:包括各个供气/供电参数的测量以及各设备运行逻辑和状态控制。
测量:多功能车具有多项地面保障功能,在其内部安装有多个测试装置:
1)柴油发动机启动电瓶电量指示;
2)柴油发动机运行参数:转速、水温、油压等;
3)压气机输出参数:流量、压力、温度;
4)发电机输出参数:交流电源输出电流、电压、频率直流电源输出电压、电流;
5)空调系统出口参数:流量、压力、温度。
控制系统:整车采用全自动控制方式,控制核心为PLC,控制逻辑程序固化其中,根据不同功能启动相关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鹏生,未经董鹏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0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