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变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9981.5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33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刚;王政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昌电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38/08;H01F2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创作是有关一种驱动变压器,尤指一种用于同时驱动多灯管的驱动变压器,通过该芯材组两外侧的磁柱上,分别设置一绕线架,从而有效提升变压器漏感量及增加该芯材组上两侧绕线架的绕组线圈的互感,达到使两个灯管之间具有自动电流平衡功能的驱动变压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进步,以及电子产品必须轻、薄、短、小的市场需求。相对传统映像管显示器轻量化的液晶显示器(LCD MONITOR)与液晶电视(TV)不仅广泛被运用在产业界,诸如各种监控、操作、甚至形象广告的重要工具。同时也走入生活,成为个人、家庭必备的多媒体配备。
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其显示方式,是运用由冷阴极管以及作为驱动的变压器所组成的多灯管驱动系统来作为背光,因此变压器的耐受度与稳定性,便成为影响产品良率的重要指针。
目前习用的变压器,如图1所示,其是具有一绕线架a,该绕线架a外部是分别绕设有一组初级绕组线圈a1,且该绕线架a外部于该初级绕组线圈a1两侧分别设有一空槽a2,并于该二空槽a2另侧端分别缠绕有二组次级绕组线圈a3,且该绕线架a内部设有一中空部a4;以及一芯材组b,该芯材组b具有至少三个以上平行间隔相对的第一磁柱b1、第二磁柱b2以及第三磁柱b3,其相互对应接合形成封闭磁路,且位于该芯材组b中间的第二磁柱b2相对穿伸容纳于该绕线架a的中空部a4内。
如上述构造,通过该绕线架a外部形成该二空槽a2将该初级绕组线圈a1与次级绕组线圈a3的距离拉开,以提高泄漏电感。当泄漏电感愈大,所震荡出的电压也相对愈大,从而达到可同时驱动多数个复数个灯管负载的使用需求。
然如上述公知构造于实际使用时,仍有许多显著的缺失:
1、公知变压器由于该该绕线架a是设于该芯材组b中间的第二磁柱b2,使得该绕线架a上所绕设的该初级绕组线圈a1以及该次级绕组线圈a3被该芯材组b两侧平行的第一磁柱b1以及第三磁柱b3所包覆,使得漏磁变小,即泄漏电感较小,不符合现今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的使用需求。
2、习用变压器为了能增加泄漏电感,必须于该初级绕组线圈a1与该次级绕组线圈a3之间设置该空槽a2,用来拉开该初级绕组线圈a1与该次级绕组线圈a3的距离,以提高泄漏电感。然而此一作法会使得变压器的绕线架a被迫延长,同时造成对应电路板上布局的难度增加。
鉴于上述习用变压器于实际应用时有上述的缺点,故此,本案发明人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驱动变压器。
新型内容
本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变压器,通过该芯材组两外侧的磁柱上,分别设置一绕线架,从而在不延伸变压器主体长度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变压器漏感量及增加该芯材组上两侧绕线架的绕组线圈的互感,并达到使两个灯管之间具有自动电流平衡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创作是提供一种驱动变压器,其包含:一第一绕线架,该第一绕线架外部是分别独立绕设有一组第一初级绕组线圈以及一组第一次级绕组线圈,且该第一绕线架内部设有一第一中空部;一第二绕线架是于上述第一绕线架平行,该第二绕线架外部是分别独立绕设有一组第二初级绕组线圈以及一组第二次级绕组线圈,且该第二绕线架内部设有第二中空部;以及一芯材组,是由一第一铁芯部及一第二铁芯部相接合所构成,该芯材组具有至少三个以上平行间隔相对的磁柱,其相互对应接合形成封闭磁路,且位于该芯材组两外侧的磁柱相对穿伸容纳于该第一绕线架的第一中空部以及该第二绕线架的第二中空部。
如上述构造,通过该第一绕线架与该第二绕线架分别设于该芯材组两外侧的磁柱上,由于该第一绕线架以及该第二绕线架分别仅剩单侧边上有磁柱,从而减少阻隔,造成有更大的漏磁,相对增加泄漏电感,同时透过该芯材组上两侧绕线架的绕组线圈的互感,并达到使两个灯管之间具有自动电流平衡功能。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创作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创作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创作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创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创作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创作的磁路径示意图。
图5是本创作第二实施例的磁路径示意图。
图6是本创作第三实施例的芯材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创作第四实施例的芯材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创作第五实施例的芯材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昌电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昌电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9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