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金属电铸层的有机植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20159946.3 申请日: 2006-11-28
公开(公告)号: CN200974870Y 公开(公告)日: 2007-11-14
发明(设计)人: 郑钧介 申请(专利权)人: 郑钧介
主分类号: C25D5/54 分类号: C25D5/54;C25D7/00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鲁兵
地址: 中国台湾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金属 电铸 有机 植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金属电铸层的有机植物,特别是利用在植物表面涂附一导电薄膜层的设计,使其得在植物表面以电解作用沉积金属电铸层,可形成表面防护作用,据以特能维持植物的型态外,更可清晰呈现植物的自然纹路,成为一种特殊的装饰品。

背景技术

按,一般花、草、树木等有机植物,受限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被摘取摆置一段时间后,即会因水份流失而逐渐枯萎凋谢,影响其外观美感。

而为了保持花、草等植物的自然型态,乃有业者将此类植物制成干燥花,以使其摆置上无时间的限制,并可呈现植物的自然型态与纹路,然因此类干燥花在制造上,并无法维持植物原有色泽及生命力,且利用植物所含的水分自然蒸发来达成干燥的目的,是以很难维持植物生气盎然的型态,给人的感觉常是憔悴而毫无生气的视觉观感,自然无法呈现植物的应有的生命型态,难以取代新鲜植物的摆饰价值。

而为了呈现植物的美观与生命力,亦有业者采人造花制造拟真的植物型态,虽可制作到惟妙惟肖的地步,但在其整体上却过于人工化,缺乏自然植物特有的型态与纹路差异,令人可以轻易辨识出其为仿造,自亦难取代新鲜花材。

亦即以新鲜的植物而言,其每一朵花、每一株草,均有其特有的型态与自然纹路,此乃一般人造技术所不能模拟仿造的,是以如何使植物的自然型态与纹路得以长久保存,突破其自然枯萎凋谢的限制,甚至成为一种超越新鲜花材的高级摆置装饰品,乃成为本实用新型致力研发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具金属电铸层的有机植物,其于植物表面以电解作用沉积金属电铸层,不但可提升植物的价值感,更得以行成保护膜,使植物得以保有原有型态而不枯萎,据以形成一种特殊的装饰品。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由金属电铸层所形成的表面隔离防护,不但可呈现金属的光泽与价值感,更可以展现其特有的生命型态与纹路,突破人工制品过于制式化的视觉效果者的有机植物。

可达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的具金属电铸层的有机植物,主要是将有机植物表面先经过特殊的活化及敏化处理后,再于其表面涂附一层硝酸银与还原液构成的导电薄膜层,最后将有机植物置入电铸槽内进行电铸作业,利用电流将金属(镍或金)沉积于有机植物的表面,据以在有机植物表面形成一金属电铸层,利用该金属电铸层作为有机植物与外界环境的隔离保护,一方面可避免有机植物枯萎,使其自然型态得以获得保存维持,更使其自然纹路得以清晰呈现,据以构成其特殊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图;以及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较佳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的结构外观示意图、图2的结构示意图及图3与图4的实施例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金属电铸层的有机植物,主要是以花、草、树木等有机植物为基材10,将该等基材10表面先行施予特殊的活化及敏化处理后,再于其表面涂附一层硝酸银与还原液构成的导电薄膜层20,使该导电薄膜层20均匀涂布于基材10,并与外界接触的全表面,藉以确保后续作业的品质;

该基材10表面涂布形成导电薄膜层20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顺利将金属电铸层30以电解作用沉积附着于基材10表面,因该基材10为有机植物,其本身并不具有导电效果,是以本实用新型利用装有硝酸银银液与还原液的容器,将其设置于高处,并再以压缩机与双头枪将前述二种液体混合,同时喷洒涂布在有机植物的基材10表面上,也就是将基材10表面进行银镜反应,银离子被还原沉积在基材10表面形成一层具有导电效果的镜面银导电薄膜层20,如此一来,当将基材10置入电铸槽进行电铸作业时,将可顺利地于基材10表面镀上一层金属电铸层30,据以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金属电铸层的有机植物结构,且本实用新型的电铸作业是运用电铸成型技术把有机植物包覆,而电铸与电镀作业是采用相同原理,但电铸厚度比电镀厚度要来的多,再来电镀于作业前,需先除油与除锈等前处理工作,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电铸作业仅需赋予基材10一层金属电铸层30,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的一种作业,更能确保基材10表面沉积金属电铸层30时,能不造成环境污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钧介,未经郑钧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99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