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冰机的电力控制架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59866.8 | 申请日: | 2006-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5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泓毅;许嘉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C5/00 | 分类号: | F25C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冰机 电力 控制 架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冰机的电力控制架构,特别是一种让使用者在抽取集冰盒时可自动实现制冰行程中断或重新启动的电力控制架构。
背景技术
在电冰箱内部装设的自动制冰系统中,图1为现有制冰机的制冰实施示意图,如图1所示,制冰机包括提供制冰流程的机件控制盒、制冰盒、拨冰件以及位于制冰机下方的抽取式集冰盒,在集冰盒上方则设有冰位检测架构。当制冰盒内的冰块制作完成时,机件控制盒将传动拨冰件将制冰盒内的冰块拨出至集冰槽内堆积,且在拨冰行程中,机件控制盒将暂停制冰盒的制冰功能。此时,若集冰槽内的冰块已饱和累积至线状检测部的底缘检测位置,线状检测部将受到累积冰块的推顶并限制拨冰杆无法继续拨冰行程,也就是说,制冰机将停留在拨冰行程而暂停制冰行程。由于冰块在一段时间后将会冰融相接而形成整块坚冰状态,这样将可能破坏拨冰件及制冰盒或机件控制盒。因此,当使用者发现有损坏的异常状况产生,或者因储存冰块过久未使用而必须淘汰替换,以及集冰盒、制冰盒及制冰机等机件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需进行清洁保养等以上状况发生时,使用者将必须抽出集冰盒进行以上动作。而在抽出集冰盒前,为确保制冰行程中断(若不中断,则制冰机持续制冰,将出现无集冰盒储存冰块的问题),且在中断时无需将整台电冰箱电力关闭。此时,现有制冰机的机件控制盒外部设有开关控制钮,使用者必须先深入集冰盒内部按压开关控制钮以关闭制冰机电力才能将集冰盒抽出,但此设计却造成使用者的极大困扰,现说明现有技术的缺陷如下:
一、若集冰盒内的冰块累积冰位高度超过该开关控制钮(尤其是在线状检测部失效的异常状态下),使用者将无法确保伸入触碰该开关控制钮。更何况,在制冰机电力中断前仍处于维持继续运作的状态,使用者贸然将手伸入,除了有触电的危险之外,也容易因机件运作而造成夹伤事件的发生。
二、通常的设计均是将线状检测部的检测高点位置定义在开关控制钮的下方,且为确保冰块累积冰位不会影响制冰机的其它机件。大部分机型还将线状检测部的检测高点位置定义在集冰盒的盒体高度,也就是说,当使用者抽出集冰盒时,除了必须关闭开关控制钮外,在抽出的同时还必须先将检测部上移,让集冰盒的盒体可躲开检测部才能抽离,同样,在置入集冰盒时也须如此操作,但是,大部分使用者均忽略这一步骤,往往仅是关闭电力,而在抽取或置入集冰盒时,常因施力过大碰撞检测部而造成检测部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制冰机的电力控制架构,其取代现有的外部开关控制钮,通过制动臂配合集冰盒的抽取行程,且通过已有的启闭开关来实现集冰盒抽取或置入时,同步实现制冰机只有制冰行程中断或重新启动,让使用者无须再将手部伸入,从而提供最具安全性的电力控制架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制冰机具有制冰盒及提供该制冰盒制冰行程的机件控制盒,在该机件控制盒内设有连动机构,并在该连动机构的运动范围内设有启闭开关。其中,该抽取式集冰盒具有制动壁面,且该连动机构延伸有制动臂至该制动壁面的抽取行程内,令该集冰盒在抽出状态时,通过制动壁面推顶该制动臂以带动该连动机构动作触发该启闭开关,中断制冰机的制冰行程。且在集冰盒重新置入通过制动壁面再次推顶该制动臂以带动该连动机构二次动作触发该启闭开关,启动制冰机的制冰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以已有的传动制冰盒上拨冰叶片与检测部的连动机构及启闭开关为延伸设计,使得原有的传动模式更具新的延伸功效,且单一的启闭开关设计还可避免电子信号错误的事情发生。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制冰机的电力控制架构,在抽取集冰盒时,使用者无须再将手部伸入即可自动实现中断或重新启动制冰行程,从而更具安全性,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制冰机的制冰实施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1至图4-4是本实用新型的集冰盒抽取动作示意图;以及
图5-1至图5-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集冰盒抽取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98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