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车辆车内供氧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59821.0 | 申请日: | 2006-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67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功;周家林;路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A62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磊 |
| 地址: | 26611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供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在高原运行的轨道车辆车内供氧装置,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车体和车内设施结构设计更为人性化。应用于高原地区的轨道车辆运行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中,车厢内部氧气浓度、温度均较低,即使身体强壮的乘客往往也会发生高原反应。为解除乘客高原旅行的后顾之忧,以及建立应对乘客身体不适而带来的应急情况,通常会在高原列车上配备有紧急供氧装置。
现有普通的供氧装置是单一结构的氧气发生装置,当某一乘客需要吸氧时就由乘务人员将该装置提供给该乘客使用。若氧气用尽时,则还需更换该装置,既增加了乘客的紧张情绪,也使服务工作繁琐、不易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车辆车内供氧装置,针对高原地区空气稀薄而造成车厢内整体氧气浓度较低的现状,采用整体式制氧装置并通过供气管路分别连接车体内部的送风道、以及按车厢内定员分布情况辅设的分布供氧支管组成。在车厢内部整体环境中提供高浓度氧气,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向所有乘客提供供氧服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采用供气管路与车体空调的送风道相连接的方式,实现车厢内部循环空气的温度、氧气浓度的均衡调节,提供更为舒适的乘车环境。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轨道车辆车内供氧装置,是在车体内部设置一整体式的制氧装置,该制氧装置的供气管路,分别连接于车体内部的送风道、以及按车厢内定员分布情况辅设的分布供氧支管组成。
采用上述供氧装置,当车厢内部的氧气浓度过低而引起乘客身体不适时,制氧装置供气管路向车体内部的送风道通入氧气。输入的氧气与送风道中循环的空气混合以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混合后的空气从送风道中被输送到车厢内部环境中,即实现弥散供氧方式。
在提供弥散供氧方式的同时还提供分布供氧,即制氧装置的供气管路通过分布供氧支管组成,根据车厢内座椅的分布情况而在乘客的座椅处直接输出高浓度氧气。
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制氧装置的供气管路,连接于车体顶部送风道的两侧内。
制得的氧气在送风道内与循环的空气进行混合并直接输送到车厢内,混合空气的输送路径相应地较短,氧气的损耗较少。
更为优化的结构方案也可以是,所述制氧装置的供气管路,其终端连接于车体顶部空调装置的送风道。
由于高原地区的温差较大,通常是在轨道车辆的顶部安装有空调装置,制氧装置制得的氧气连通于空调装置的送风道,不仅可以提高空调出风的氧气浓度,而且也可直接进行温度平衡,保持车厢内空气温度的均匀性。
所述连接供气管路的分布供氧支管组成,在每一个座椅处设置一排气管口。从排气管口输出的氧气,可以更为均匀地分布在乘客周围环境中。
在车体底部固定有通过管路相互连接的空压机和缓冲罐,缓冲罐的出气管连接于制氧装置底部的进气管。
以空压机向制氧装置输入压缩空气以制备氧气,由于空压机输出的气压较高,为平衡制氧装置内外的压力差,在空压机和制氧装置之间串联一缓冲罐,以满足制氧装置对于输入工作气压的要求。
所述制氧装置底部的排气管向下连接有排气消音器,以消除因输入制氧装置的气压不稳定、或过高需引起的运行噪音。
综上内容,所述轨道车辆车内供氧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整体式制氧装置并实现弥散供氧和分布供氧相结合的供氧方法,在车厢内部整体地提高氧气浓度,操作方便、氧气浓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和监测,同一时间内解决全部乘客的吸氧要求。
2、供气管路与车体空调的送风道相连接,可以同时实现车厢内部循环空气的温度、氧气浓度的均衡调节,提供更为舒适的乘车环境。
附图说明
现结合以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应用所述车内供氧装置的轨道车辆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I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所述供气管路的安装示意图。
如图1至图5所示,
车体1,制氧装置2,供气管路21,进气管22,排气管23,排气消音器24,金属软管25,送风道3,空调送风道4,分布供氧支管组成5,排气管口51,空压机6,缓冲罐7,出气管71,单管卡8,车厢内壁9,座椅10,车内木地板面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9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进式搅拌器
- 下一篇:一次性男用自慰采精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