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振颤童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59726.0 | 申请日: | 2006-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15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孙广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广山 | 
| 主分类号: | B62B7/04 | 分类号: | B62B7/04;B62B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 地址: | 0654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振颤 童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一种童车,其大体结构包括一个可折叠或不可折叠的车架,在车架底部安装有四个车轮,车架上用布等柔性材料形成了兜状坐垫和靠垫。婴儿或躺或坐靠在童车上,或者睡觉或者玩耍,方便了看护人员带婴儿外出。
虽然使用童车能够方便看护人员带婴儿外出,但是有时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婴儿会哭闹,此时通常用玩具或食物来逗引婴儿以转移其注意力外,由于童车不具有振颤功能,另一种方式是将婴儿从童车内抱出,怀抱婴儿轻轻的摇动,以哄其安静下来或睡觉。但时间稍长,看护人员的胳膊会出现疲劳、酸痛的感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童车,这种童车除可用于推婴儿行走外,还能够在受力时振颤。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振颤童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车架底部的车轮,和装在车架上的坐垫和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由弹性材料构成的V型支架,及一个U型支架,两个V型支架各有一个边水平设置,所述的两个V型支架的水平边还通过横向或斜向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两个V型支架的另一个边斜向后上方延伸,且其端部通过过渡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形成靠背支架,所述的U型支架的两端以与水平方向呈0~±30°夹角的角度安装在两个V型支架的所述斜向后上方延伸的斜边上形成向前伸出的座架,所述的靠垫和坐垫固定在所述的靠背支架和座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振颤童车,除可以如一般的婴儿车用于推婴儿外,由于其车架由两个弹性材料构成的V型支架组成且通过该V型支架支撑婴儿,利用V型支架的良好弹性,用手向下按压支架时可以持续振颤一段时间,通过振颤达到抱着婴儿轻轻摇动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在不平的路面行走时形成良好的减振效果,特别是这种童车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振颤童车的立体图。
图2为靠垫及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组合车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整体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振颤童车做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童车结构,包括车架、车轮以及由布制成的靠垫和坐垫。同时参照图4所示,车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由弹性材料构成的V型支架2及一个U型支架10组成,两个V型支架各有一个边2a水平设置并且在该边上各安装有两个车轮1,或者将两个水平边固定在一个附加地框架或板材上,将车轮安装在框架或板材底部,两个边2a还通过横向(或斜向呈X型交叉)连接部件3连接在一起,两个V型支架上还各有一个斜边2b斜向后上方延伸,且其端部通过过渡连接件9连接在一起形成靠背支架。U型支架10的两端基本以水平方向或与水平方向呈0~±30°夹角的角度安装在两个V型支架的斜边2b上形成向前伸出的座架。靠垫和坐垫4固定在靠背支架和座架上,形成婴儿坐和靠的支承部分。
整个车架部分可以如图4所示,直接焊接成一体结构。也可以如图3所示,采用组合结构。横向连接部件3和过渡连接件9均为一个金属管,可以为直管或弯管,两个V型支架2的两端分别穿在金属管的两端,并用螺栓11或螺钉穿过金属管和V型支架相互连接部分的通孔使两者被锁固在一起。U型支架10可以通过两端的环套在V型支架2的斜边2b中部,并在V型支架斜边2b位于U型支架端部圆环下方相应位置设置凸起结构托住U型支架以防止U型支架10向下滑落。这种组合结构在振颤童车不使用时,可以将车架部分拆卸开,能够方便地装在箱子或袋子内,减少占用空间,方便携带。
如图1、3和图4所示,在位于U型支架10上方的位置,还可以设置第二个U型支架6,可以用来悬挂一些玩具,该第二U型支架6两端可以焊接在两个V型支架的斜边2b上,对于组合式车架来说,则可以插在过渡连接件9或V型支架的斜边2b上的通孔内,为连接牢固还可在其两端加工出螺纹,并通过螺母12固定在车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广山,未经孙广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97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锯片磨边机结构
 - 下一篇:螺旋式大豆种子脱粒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