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回热作再生能源的空调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9688.9 | 申请日: | 200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28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蔡湛文;周子成;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西屋康达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发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热作 再生 能源 空调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以回热作再生能源的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空调越来越普及,空调的功能也由最初的制冷、抽湿等增加了暖气、负离子等数项,人们亦有许多新的理念欲付诸实施。现有技术的空调机组的结构一般为新风初效过滤器与新风预冷器的连接,然后通过除湿转轮与加热器、加湿器、新风风机、新风中效过滤器连接,再与室内盘管、风机过滤机组、洁净室连接,最后与制冷机组连接,形成制冷回路,达到制冷作用,完成空调作业。此结构可以完成一般的空调作业,置换室内空气、除湿、制冷空气等,是当今空调机组普遍使用的结构,但此结构系统配置不甚合理,功能单一,不能对空调排出的热空气进行回收,进行二次作业,使热能白白排入空气中,浪费了热能,增加了能源消耗,使本已紧张的电力资源更加吃紧,不利于国家倡导的能源节约政策;且未经回收利用的热空气直接排入大气,对本已很严峻的温室效应雪上加霜。另外,这种高耗能空调,也使客户付出更多的电费,造成物质上的浪费。客户急需一种生产流程及使用和管理过程更合理,制冷好、可回收废热、净化空调排风的新型空调机组。
目前,在除湿转轮的制造和应用领域发展有不同材质、结构和工艺,但所有传统转轮在等焓除湿运行时均需要使用大量的热能使转轮再生,而高温的再生风一律直排。而一种以回热作再生能源的空调机组对排气的热能进行回收用以加热再生风,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日益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功能完善、优化,可将空调机排出的一次热空气回收并将其变为再生能源的空调机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以回热作再生能源的空调机组,包括与外接电源连接的制冷机组及串接的新风初效过滤器、新风预冷器通过除湿转轮与串接的再热器、加热器、加湿器I、新风风机、新风中效过滤器及并接的干冷盘管、风机过滤机组连接,风机过滤机组通过回风中效过滤器与再生风风机串接,所述风机过滤机组、回风中效过滤器对应于洁净室,所述再热器与加热器之间增设串接的再生回热器与热回收装置,热回收装置与再生风风机之间增设加湿器II。
所述再生回热器与再热器并联。
所述串接的再生回热器、再热器通过热回收装置与串接的加湿器II、再生风风机连接。
所述加湿器为等焓加湿。
所述干冷盘管与回风中效过滤器并联。
所述排风系统、新风系统、回风系统组合连接形成闭环系统。
所述新风系统为串接的新风初效过滤器、新风预冷器通过除湿转轮与热回收装置连接,热回装置设于除湿转轮与加热器之间,加热器与加湿器I、新风风机、新风中效过滤器串接。
所述排风系统为串接的再生风风机、加湿器II通过热回收装置与串接的再生回热器、再热器连接,再生回热器、再热器设于除湿转轮与热回收装置之间。
所述回风系统为回风中效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设计合理、简单。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设备节能与系统节能的相结合,整个装置设计合理、简单。
2、环保。本实用新型在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上,实现排风热回收,回收排风中的能量,减少了空调的排出风,净化了空气,有利于环保。
3、提高了空调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实现排风热回收与除湿再生相结合,既达到了排风热回收的目的,又提高了除湿效果。
4、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对排气的热能进行回收用以加热再生风,从而节约大量的再生能源,减少排出废热和降低运行费用,并使空调系统的能效比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以下工作原理实现的:
在夏季,新风经初效过滤器过滤之后,进入新风预冷器进行初步冷却和除湿,再进入除湿转轮,进行深度除湿。经深度除湿达致湿度需求之后,新风进入热回收转轮,与温度较低的排风进行热交换,回收排风中的冷量,达到节能的目的。经过处理之后的新风在新风风机加压之后,再经新风中效过滤之后送入室内,与同样经过中效过滤的回风相混合,混合之后的空气经盘管干冷达致温度需求之后,通过分散式风机过滤机组(FFU)的加压(也可采用集中式净化送风机组),经最终高效过滤之后送入室内,以维持室内净化环境的质量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西屋康达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西屋康达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96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