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真筷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9019.1 | 申请日: | 2006-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0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龙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4116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真筷。
背景技术
为继承和发扬使用筷子进餐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小孩子在学习使用筷子时,通常都是爸爸和妈妈使用普通筷子给小孩子做示范,以便小孩子学习撑握,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来到中国,了解中国,更多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国文化生活中,使用筷子进餐,成为一种时尚,小孩子和外国朋友在学习使用筷子时,使用普通筷子,学习效果极不理想,进度慢,不易学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仿真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根据人们的使用习惯,特别是为满足初学者的学习要求,把一副筷子的二支架杆,通过连结器活动连结在一起,其中一支架杆作为固定支架杆,固定支架杆上设置有拇指定位凸台和无名指定位凹槽,另一支架杆作为活动支架杆,活动支架杆由上段、中段和下段三部分组成,活动支架杆下段设置有食指定位凹槽、中指定位凹槽,中段有球形定位支点结构,连结器拇指握位侧面设置有拇指定位凸台,固定支架杆固定在连结器上,活动支架杆活动连结在连结器上,可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二支架杆始终连结在一起,不会发生其中一支架杆掉落的现象,学习者以拇指和桡骨间凹部与无名指固定固定支架杆,以拇指压在连结器定位凸台边,再以食指、中指压在活动支架杆相应的定位凹槽里完成握筷姿势,学习者以中指推动活动支架杆使筷子夹取两端产生一定距离,再以食指压下活动支架杆夹住食物,中指推动活动支架杆放下食物,达到设计目的。
本实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1、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使学习者更易撑握握筷姿势和各手指活动规律。
2、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使推广使用筷子进餐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容易、更广泛地开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结器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支架杆的下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动支架杆、11上段、12中段、13下段、14球形定位支点结构、15食指定位凹槽、16中指定位凹槽、2固定支架杆、21拇指定位凸台、22无名指定位凹槽、3连结器、31连结器座、32连结器盖、33开口槽、34球形定位槽、35拇指定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活动支架杆(1)、固定支架杆(2)和连结器(3)组成,其特征在于:活动支架杆(1)和固定支架杆(2)通过连结器(3)连结,活动支架杆(1)可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固定支架杆(2)和连结器(3)固定连结,其中,活动支架杆(1)包括上段(11)、中段(12)和下段(13),上段(11)和下段(13)通过中段(12)固定连结,中段(12)上有球形定位支点结构(14),下段(13)上设置有食指定位凹槽(15)和中指定位凹槽(16),固定支架杆(2)上设置有拇指定位凸台(21)和无名指定位凹槽(22),连结器(3)包括连结器座(31)和连结器盖(32),连结器座(31)和连结器盖(32)之间可以用胶粘也可以用螺丝钉固定,连结器座(31)和固定支架杆(2)是一个整体,连结器座(31)上有开口槽(33)和球形定位槽(34),连结器盖(32)和连结器座(31)对应位置处有的开口槽、球形定位槽,连结器盖(32)拇指握位面设置有拇指定位凸台(35),球形定位支点结构(14)和球形定位槽(34)配合,中段(12)和开口槽(33)配合,达到设计目的。
在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是活动支架杆(1)的可转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适用,成本低,市场前景好,广泛用于初学者使用筷子用餐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龙,未经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90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北美海蓬子的速冻加工方法
- 下一篇:气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