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口琴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58950.8 | 申请日: | 2006-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62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国强 |
| 主分类号: | G10H3/16 | 分类号: | G10H3/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口琴 | ||
所属技术领域
一种电子口琴涉及吹奏乐器口琴的改进。
背景技术
口琴小巧方便,但是由于音量较小,渐渐失去人们对其的喜爱,以前也有电子口琴的发明,但由于方案不太合理,所以难以转化成商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的电子口琴。
一种电子口琴是由小型话筒、簧片座板、琴格板、管状盖板所组成,一种电子口琴的特征是:在一种电子口琴的簧片座板上设有管状盖板、在管状盖板的背面设有传音孔,在传音孔上设有小型话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管状盖板就保证了簧片发出的声音不会散开传递,而能沿着管状盖板空腔集中传递,在管状盖板的背面设有传音孔及在传音孔上设置小型话筒,能保证音乐声能较平均地传递到小型话筒然后通过扩音器放大,能解决口琴音量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电子口琴方案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电子口琴方案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电子口琴方案三结构示意图。
图中1.簧片座极、2.管状盖板、3小型话筒、4.传音孔、5.结合件螺纹管、6.结合件螺母、7.话筒输出插头、8.话筒输出线、9.琴格板、10.电子口琴吹奏面、11.管状盖板背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方案一中在簧片座板(1)上设有管状盖板(2),管状盖板(2)套在簧片座板(1)与琴格板(9)上,方案一采用的是在管状盖板(2)的背面设有传音孔(4),在传音孔(4)上设置了小型话筒(3),小型话筒(3)通过结合件(5)(6)与管状盖板(2)结合在一起,小型话筒(4)的电信号通过话筒输出线(8)、话筒输出插头(7)输出。
图2中方案二中采用的是在管状盖板(2)的背面设置了3个小型话筒(3)。
图3中方案三中采用的是在管状盖板(2)的背面设置了固定的小型话筒(3),小型话筒(3)直接固定按装在管状盖板(2)的传音孔上。
在实施中本实用新型可生产出多种口琴,举例说可生产出高音电子口琴、中音电子口琴、低音电子口琴、和弦电子口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国强,未经黄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89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