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凡尔侧开式液力反馈抽油泵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8169.0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2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任宝禄;张树峰;李青;塔怀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油田龙阳实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7/02 | 分类号: | F04B47/02;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本荣 |
地址: | 166405黑龙江省大庆***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凡尔 侧开式液力 反馈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领域中所用的一种抽油泵,属于一种多凡尔侧开式液力反馈抽油泵。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油田上使用的抽油泵,是由抽油杆下端连接的柱塞与泵筒配合而成,柱塞上带有游动阀,泵筒下端带有固定阀,该固定阀位于泵筒轴线上。当下冲程柱塞下行时,固定阀关闭,游动阀打开,井液经游动阀到达柱塞上方。上冲程柱塞上行时,游动阀关闭,固定阀打开,泵下液体经固定阀入泵,从而完成一个冲程的进排液过程。在这种泵结构下,下冲程时抽油杆下端面会受到泵筒内高压液体的向上推力,同时抽油杆也会受到来自井液的方向向上的沿程阻力,这些力会造成抽油杆受压产生弯曲,从而形成杆管偏磨。近年来,由于一些主力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部份区块或层系已采用聚合物驱油,使油井产出液流动性变差,抽油杆在井液中的运行沿程阻力增大,致使杆管偏磨严重,检泵周期缩短,井筒生产维护工作量增加。此外,近年开发的低渗油田,很多井由于油稠、含蜡量高,抽油杆运行阻力大,也造成严重的杆管偏磨,导致用于更换杆管及检泵作业的生产维护费用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抽油杆下行时受压产生弯曲造成杆管偏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凡尔侧开式液力反馈抽油泵,该抽油泵在下冲程时不会使抽油杆受压,从而可避免因抽油杆受压弯曲造成杆管偏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凡尔侧开式液力反馈抽油泵包括泵筒及柱塞,柱塞内置有游动阀,泵筒下端连接有多凡尔侧开式固定阀,柱塞的上下端侧壁分别开有出油孔及进油孔,柱塞的顶端及底端分别连接抽油杆及光杆,光杆穿过多凡尔侧开式固定阀,光杆的直径不小于抽油杆的直径。
上述的光杆下端连接有加重杆;柱塞与抽油杆及光杆之间分别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下冲程时,泵腔内压力升高,多凡尔侧开式固定阀关闭,柱塞内的游动阀打开,泵腔内的液体经过游动阀排到柱塞上方,由于光杆的直径不小于抽油杆的直径,所以在下冲程时泵腔内的高压液体不能形成对抽油杆的向上推力,而光杆的下端处在泵下的低压区,也不能形成对抽油杆的较大上推力,从而可避免因抽油杆受压弯曲造成杆管偏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筒,2-柱塞,3-游动阀,4-多凡尔侧开式固定阀,5-进油孔,6-出油孔,7-抽油杆,8-光杆,9-加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一种多凡尔侧开式液力反馈抽油泵包括泵筒1及柱塞2,柱塞2内置有游动阀3,泵筒1下端连接有多凡尔侧开式固定阀4,柱塞2的上下端侧壁分别开有出油孔6及进油孔5,柱塞2的顶端及底端分别螺纹连接抽油杆7及光杆8,光杆8穿过多凡尔侧开式固定阀4,光杆8的直径不小于抽油杆7的直径,对于油井产出液流动性差的油井可在光杆8下端连接加重杆9,用以抵消油管内液体对抽油杆7的沿程阻力。
下冲程时,泵腔内压力升高,多凡尔侧开式固定阀4关闭,柱塞2内的游动阀3打开,泵腔内的液体经过游动阀3排到柱塞2上方,由于光杆8的直径不小于抽油杆7的直径,所以在下冲程时泵腔内的高压液体不能形成对抽油杆7的向上推力,而光杆的下端处在泵下的低压区,也不能形成对抽油杆7的较大上推力,从而可避免因抽油杆7受压弯曲造成杆管偏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油田龙阳实业公司,未经大庆油田龙阳实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8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