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呼吸管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7760.4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75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16 | 分类号: | B63C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海生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泳、潜水、水上运动(以下总称游泳)等用呼吸管的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将呼吸管卷收成一较小体积的结构。
背景技术
常用的游泳用呼吸管的结构为硬式结构,即呼吸管自下部的口衔部至上端的空气进出口为一不可(或不易或略可)弯曲的结构。这种硬式结构主要是提供使用者在水中的活动时口部与水面上的空气间所形成空气通道的顺畅;但在平时携带时占用较大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管的结构,使其在非使用状态时,可卷收成较小体积,而在使用时,则能伸展成预设长度并具有保持空气进出顺畅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呼吸管的结构,包括软质内管和辅助架,所述软质内管其内部为中空连通的构体,下方具有一口衔部,上方具有一开口,所述口衔部与所述开口间为连通的空气通道,所述辅助架设置于软质内管的外部,形成辅助软质内管的稳定的结构。
其中,所述软质内管具有上段管身、中段管身及下段部。
其中,所述辅助架的构成具有若干段,且可互相套迭。
其中,所述中段管身的构成为蛇管结构。
其中,所述辅助架的最内层结构的内径略大于上段管身的外径。
其中,所述辅助架与管身间具有结合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呼吸管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是:其在非使用状态时,管身可被收卷,使呼吸管体积变小,易于携带或便于收藏。
附图说明
图1:该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该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该实用新型辅助架的剖视图(伸展状态)。
图4:该实用新型辅助架的剖视图(套迭状态)。
图5:该实用新型的卷收状态实施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下段部 11……口衔部
20……中段管身
30……上段管身 31……开口
32……凸起
40……辅助架
41……第一构件 411……环沟
412……凹沟
42……第二构件 421……凸起
422……凹沟 423……外唇
43……第三构件 431……凸起
432……外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呼吸管的构成主要包括有下段部10、中段管身20、上段管身30及辅助架40;上述的下段部10上设置有口衔部11。
所述带有口衔部11的下段部10与熟知的结构相同,为一中空结构,其口衔部11供使用者的口部咬持,于下段部10上亦可如熟知结构一样设置一阀体(图中未标出)。
所述中段管身20与下段部10、上段管身30结合的中间部位,也为中空构体,其内部空间与下段部、上段管身30的空间贯通。中段管身20通常可弯折,用以因各人的脸型的不同以作适当弯曲;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中段管身20可由蛇管构造而成,但不限于此种结构,其目的在于适应使用者的脸颊形状,因此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的在非使用状态时缩小呼吸管体积。
所述上段管身30,也为中空管体,且由软质材料(如硅树脂等)制成,其下方连结中段管身20,其上端设有一开口31,该开口31作为空气进/出口;于上段管身30的外部下侧设置凸起32,以供辅助架40的设置。
所述呼吸管的上段管身30、中段管身20及下段部10,均为具有弹性、可挠性的管状体,在未受压力时可自然形成一管状体,且受外部辅助架40的框、架的约束,使呼吸管形成稳定的呼吸管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77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