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血针眼压迫止血带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7091.0 | 申请日: | 2006-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82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晨曦;殷立生;张本文;周林;武峰;藤松波;范加诚;范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晨曦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血 针眼 压迫 止血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领域,涉及一种专用于献血员献血后针眼的压迫止血的止血带。
背景技术
采血使用的针头较粗,止血慢,处理不当会出现皮下淤血或感染。目前采血后多使用消毒棉球,由献血者本人用手指按压止血,其缺点:一是棉球不能固定,献血者有时压迫不到位,常发生皮下淤血;二是献血者用另一手压迫针眼带来许多不方便,如有急事需要离开,不便于穿衣服;三是棉球去掉后,由于针眼暴露,少量的血渗到衣服上,而且暴露的针眼易造成伤口感染。另外,专用于采血针眼止血的“立邦止血贴”,只是覆盖没有压力,而且粘贴上不易调节松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能缩短出血时间,又能压迫止血,还能防止感染的采血针眼压迫止血带,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在长条型高弹力带的正面分别固定有方型环和创伤愈合海绵,方型环设在高弹力带的一端,创伤愈合海绵设在高弹力带上距离方型环三分之一位置处,在创伤愈合海绵上覆盖一层医用易撕的离型纸,离型纸的两边纵向固定在高弹力带上,在高弹力带的背面分别固定有粘扣带的母段和粘扣带的公段,粘扣带的母段设于高弹力带上距离方型环三分之二位置处,粘扣带的公段设于高弹力带上与方型环相对应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止血时间缩短,皮下淤血减少,防止感染;覆盖后可以减轻献血者的心理负担;提高血站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以长条型高弹力带1为基础,将高弹力带1的一端的端点穿过方型环2,顺折缝制固定方型环2;在高弹力带1上距离方型环2端三分之一处,用无毒粘合胶作粘合剂,固定上创伤愈合海面3;在创伤海绵3左右两侧2cm处高弹力带1上,用无毒粘合胶分别固定离型纸4(离型纸中间断开,便于揭开);在高弹力带1上距离方型环2的三分之二处,在创伤愈合海绵3的另一面,缝制粘扣带的母段5,在高弹力带1上,方型环2的另一端处缝制粘扣带的公段6。消毒处理后,丙烯/聚酯+铝/聚乙烯独立包装。
使用时操作步骤:采血完毕即将拔针时,打开采血针眼压迫止血带外包装,揭去覆盖于创伤愈合海绵3上的离型纸4,将创伤愈合海绵3覆盖在采血针眼处。拔针后立即将创伤愈合海绵3按在针眼部位。将高弹力带1围绕胳膊,粘扣带的公段6穿过方型环2,反折拉紧扣上粘扣带的母段5。根据献血员胳膊的粗细调节弹力带1的松紧。10分钟内加压扣紧,使用时需用的压力相当人用手压迫的压强,10分钟后调节粘扣使之稍松驰,以不出血舒适为宜。4小时后揭开弃掉(按有传染物品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晨曦,未经杨晨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70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