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具下巢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6428.6 | 申请日: | 200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4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汪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新杰 |
主分类号: | A45B25/06 | 分类号: | A45B25/06;A45B2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3200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伞具,特别是指一种伞具下巢结构。
背景技术
伞具作为人们遮阳避雨的工具。配合图1所示,伞具主要由伞骨架1、伞上巢2、伞下巢3、伞中棒4及伞面(图中未示出)构成,伞骨架1支撑伞面,而伞上巢2与伞下巢3连接伞骨架1,并通过伞下巢3在伞中棒4上的上下移动实现伞骨架1的展开与收合。由于伞下巢3是需要在伞中棒4上上下移动,因而其内孔孔径是大于伞中棒4的外径以保证伞下巢3的顺利移动,而伞下巢3推开伞骨架1以撑开伞面时,其下端是依靠伞中棒4上的弓形弹片41限位实现定位固定作用。由于伞下巢3与伞中棒4之间间隙的存在,并因弓形弹片41在其一侧施力,会令伞下巢3出现倾斜,进而令伞骨架1出现倾斜,使得整个伞骨架1受力不均,影响伞具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伞具下巢结构,其可以避免伞骨架的倾斜,进而保证伞面的均匀受力。
为实用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伞具下巢结构,其是活动套置于伞中棒上,其外缘连接伞骨架,其中在伞下巢内壁上且与伞中棒弓形弹片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凸起。
所述凸起的内表面为内凹的弧面。
所述凸起的内表面为内凹的“V”形面。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是在伞下巢的内壁上设有一凸起,该凸起可以填补伞下巢内径与伞中棒一侧的间隙,如此在伞下巢推开伞骨架定位于伞中棒的弓形弹片时,该与弓形弹片相对面的凸起可以防止伞下巢的倾斜,进而防止伞骨架的倾斜,以此保证伞面各处的受力均匀,提高伞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伞具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伞具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伞下巢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伞下巢实施例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伞下巢3是活动套置于伞中棒4上,其外缘连接伞骨架1,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在该伞下巢3的内壁上设有一凸起31,该凸起31是设在与定位伞下巢3的弓形弹片41相对侧,此凸起31正好可以填补伞下巢3内壁与伞中棒4一侧的间隙,则伞下巢3在弓形弹片41的定位下,伞下巢31可以保证其支撑伞骨架1的平衡及平稳性,因而可以保证伞面各处的受力均匀,以提高伞具的使用寿命。
配合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伞下巢中的凸起31,其内表面是设为内凹的弧形面311,以对应圆形的伞中棒4;如图4所示,当伞中棒4为多边形,如六角形时,则该凸起的内表面形成内凹的“V”形面312。如此形状的设置可令凸起31与伞中棒4更好的配合,间隙填补得更加完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新杰,未经汪新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64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己二酸氧化反应能力的装置
- 下一篇:停水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