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动行程、阻力可调的踏步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56371.X | 申请日: | 2006-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9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林汉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群鑫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B22/04 | 分类号: | A63B22/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钟毅虹 |
| 地址: | 361009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行程 阻力 可调 踏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踏步机,特别涉及踏步机的运动行程、阻力可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踏步机的种类上,踏步机的运动阻力是不可调节的,如图3所示的于2006年10月11日公开的专利号为ZL200520113027.8的一种可舒适踩踏的踏步机,其主要于一基底上设两往斜上及往外倾斜的轴心,分别供两踩踏板枢设,并使踩踏板在往下踩踏时可以往外移动,在这两个踩踏板之间设置一联结杆,其两端可各利用一垫块而触接并支持踩踏板。垫块各设有至少一平面部位,以供平稳地支持踩踏板。联结杆可以利用一轴心而架设在支架或直接架设在基底上。至少一阻力机构可架设在踩踏板和基底之间,以便对踩踏板提供一阻力。如此结构的踏步机,通过阻力机构对锻炼者的踩踏动作产生阻力,并通过踏板复位,但踏步机的踩踏力无法调节,无法满足不同类型锻炼者的运动强度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动行程、阻力可调的踏步机,该踏步机可满足不同类型锻炼者的运动强度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运动行程、阻力可调的踏步机,主要包括底座、借一阻力机构枢轴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左踏板和右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步机还包括一运动阻力调节装置,所述的运动行程、阻力调节装置结构为一中空的固定架固定于底座的中间位置上,固定架两侧边相应开设一长槽,上端面开设一通孔,中间带一通孔的摆动杆穿置于固定架中,所述摆动杆左右端弯曲向上并分别位于左右踏板下方,固定架与摆动杆之间还设置一两侧边相应开设通孔且于上端面固定连接一调节螺杆的调节架,一滑移螺栓螺结于调节架与摆动杆的通孔中并同时贯穿固定架的长槽,滑移螺栓于另一端部配合设置一螺母,所述调节螺杆贯穿固定架通孔并配合设置一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借调节螺杆带动摆动杆上下滑移,摆动杆在左右踏板的踩踏力作用下上下摆动。
所述摆动杆左右端分别套设一塑胶套垫。
所述的固定架固定于底座近前端部的中间位置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新型踏步机通过改变摆动杆的高度,进而控制左右踏板的运动行程,如此一来,就改变了阻力机构对锻炼者的踩踏动作产生的阻力,不同类型的锻炼者就可通过调节摆杆的高度来选择不同强度的运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踏步机结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运动行程、阻力可调的踏步机,主要包括工型底座1、借一阻力机构4枢轴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左右踏板2,所述的踏步机还包括一运动行程、阻力调节装置3,所述的运动行程、阻力调节装置3结构为一中空的固定架31固定于底座近前端部的中间位置上,固定架31两侧边相应开设一长槽312,上端面开设一通孔311,中间带一通孔321的摆动杆32穿置于固定架31中,所述摆动杆32左右端弯曲向上并分别位于左右踏板2下方,该摆动杆32左右端还分别套设一塑胶套垫322。固定架31与摆动杆32之间还设置一两侧边相应开设通孔332且于上端面固定连接一调节螺杆331的调节架33,一滑移螺栓35螺结于调节架与摆动杆的通孔中并同时贯穿固定架31的长槽312,滑移螺栓35于另一端部借一螺母相对固定于长槽312中。当锻炼者施力于左右踏板2时,摆动杆32绕滑移螺栓35在踩踏力的作用下上下摆动,该摆动杆32左右塑胶套垫322分别抵顶左右踏板,并在踏板下方作小范围的滑移。所述调节螺杆331贯穿固定架31通孔311并配合螺结一调节螺母34,旋转螺母34,借调节螺杆331带动摆动杆32上下滑移。如此新型结构的踏步机,通过调节摆动杆32的高度来限制左右踏板2的运动行程,为克服阻力机构4的运动阻力,锻炼者必需施于踏板2不同的踩踏力。如年老体弱的锻炼者就可旋动调螺母34,将摆动杆32往下调节,使踏板2的最高运动限位离地较近,如此,完成一个踏步过程幅度小,踩踏动作就轻松些,运动量小;如年轻健康型锻炼者就可将摆动杆32往上调节,使踏板2的最高运动限位离地较远,如此完成一个完整的踏步过程,就必需施于较大的踩踏力,明显加大了运动量。这样一来,就可满足不同类型的锻炼者的不同运动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群鑫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群鑫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63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