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玩具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55718.9 | 申请日: | 2006-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15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群兴玩具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H17/00 | 分类号: | A63H17/00;A63H17/26 |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诗永 |
| 地址: | 5158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玩具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玩具车大多能完成前进、后退、转弯、停止等动作,而且玩赏者(主要是儿童)可用遥控器对其中的遥控玩具车的动作进行灵活控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这些玩具车除了上述几种动作外,很少有其它动作,使玩具车的趣味性受到限制,很难吸引玩赏者长久的注意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多样化的动作、趣味性更强的玩具车。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玩具车,包括车身、车轮和车轮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玩具车还包括两个翅翼及翅翼转动驱动装置,翅翼可转动安装在车身上,翅翼转动驱动装置设于车身上,翅翼与翅翼转动驱动装置作配合。
车轮与车轮驱动装置之间的传动机构属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车轮驱动装置包括后轮驱动机构和前轮驱动机构(后轮驱动机构和前轮驱动机构的动力源通常均采用电动机),其中后轮驱动机构控制后车轮的转动而使玩具车前进、后退或停止,前轮驱动机构控制前车轮的偏转角度而使玩具车左转或右转;另一种是车轮驱动装置包括左驱动机构和右驱动机构(左驱动机构和右驱动机构的动力源通常均采用电动机),其中左驱动机构同时控制玩具车左侧前车轮和左侧后车轮的转动,右驱动机构同时控制玩具车右侧前车轮和右侧后车轮的转动,从而使玩具车前进、后退或停止,当左侧车轮与右侧车轮的转速存在差异时可使玩具车左转或右转。
翅翼转动驱动装置的动力源可以是独立设置的电动机;也可以由车轮驱动装置中的电动机兼作翅翼转动驱动装置的动力源,即翅翼转动驱动装置与车轮驱动装置共用车轮驱动装置中的电动机。
优选上述翅翼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传动齿轮组、带动盘、驱动板和导向机构,传动齿轮组与电动机转轴传动连接,传动齿轮组的一个末级齿轮与带动盘同轴固定安装,带动盘的盘体上表面设有一凸柱;驱动板上设有一与导向机构导引方向相垂直的条形槽,所述凸柱处于条形槽中;翅翼与驱动板通过摆动滑块机构连接。导向机构的导引方向即驱动板往复运动的方向。
优选上述凸柱为圆柱,条形槽的内壁平滑,这样有利于带动盘顺畅地带动驱动板。
优选上述导向机构包括设于车身上的柱状凸块和设于驱动板上的导向槽,导向槽沿导向机构导引方向设置,柱状凸块处于对应的导向槽中,导向机构限定驱动板的位置,并可导引驱动板沿导向机构导引方向往复运动。具体可采用以下两种结构:其中一种是,驱动板上设有一个导向槽,车身上设有两柱状凸块,两柱状凸块的连线与导向机构导引方向相平行,两柱状凸块均处于该导向槽中,以上构成基本的导向机构,在此基础上可增加相对应的导向槽和柱状凸块(增加的每个导向槽对应一个或两个柱状凸块),构成效果更好的导向机构;另一种是,驱动板上设有两个导向槽,车身上设有两柱状凸块,两柱状凸块各处于一导向槽中,以上构成另一种基本的导向机构,在此基础上可增加相对应的导向槽和柱状凸块,构成效果更好的导向机构。为了更好地对驱动板进行限位,上述的柱状凸块的中心设有螺孔,螺孔中安装有螺钉,螺钉螺帽的直径大于导向槽的宽度,这样驱动板被限定在车身与螺钉螺帽之间。
上述导向机构也可由设于车身上的两段相互平行、截面为“U”形且凹槽相向的轨道组成,轨道沿导向机构导引方向设置,驱动板两侧嵌入上述“U”形轨道的凹槽中并可沿轨道往复运动。
上述摆动滑块机构包括设于翅翼上的滑槽和设于驱动板上的滑块,滑块置于滑槽中,滑槽与导向机构导引方向有一夹角,当驱动板运动时,滑块随着运动,由于翅翼与车身可转动连接,因此滑块在滑槽中相对滑动并带动翅翼绕其转轴转动。所述滑槽也可设于驱动板上,相应地,滑块设于翅翼上,滑槽与导向机构导引方向有一夹角。
为了使翅翼的伸展和收拢动作更加平稳,在车身上设有弧形引导槽,翅翼设有与弧形引导槽匹配的滑块,滑块处于弧形引导槽中。翅翼伸展或收拢时,滑块沿弧形引导槽滑动。
为了使玩具车动作更加多样化,上述玩具车还包括一可转动安装在车身上的车头,车头设于车身的上方。驱动车头转动的动力源可以是独立设置的电动机;也可以由翅翼转动驱动装置中的电动机兼作驱动车头转动的动力源。
优选车头上固定设有一拨杆,拨杆与驱动板的前端接触。当驱动板往前运动时,驱动板的前端推动拨杆,使拨杆和车头绕转轴转动,车头抬起;当驱动板往后运动时,在重力作用下,车头向下摆动,拨杆也随着摆动并保持与驱动板前端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群兴玩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群兴玩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57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