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涂覆式氨气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5052.7 | 申请日: | 200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94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浣石;黄风雷;谭湘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006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覆式 氨气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气传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涂覆式氨气传感器。
背景技术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所接触物质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特别是对动物以及人体的皮肤组织具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它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令组织蛋白变性,使组织脂肪皂化,并破坏细胞膜结构。就算是低浓度的氨对人体健康也是有危害和不良影响的。因此快速准确地测定出空气中氨的含量,为空气环境的治理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家推荐的监测方法为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该法灵敏度比较高,但选择性差,不适用于现场监测。自1962年,T.Seiyama首次提出半导体氧化物具有气敏性以来,固体气体传感器的研究得到飞速发展,目前已向向微型化和集型化的方向发展,并用于研制微型传感器系列。但现有的以气敏材料制作的氨气传感器普遍存在着对氨气的选择性差,灵敏度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氨气选择性优、灵敏度高、稳定实用的涂覆式氨气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涂覆式氨气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有由金电极、加热丝、气敏材料、陶瓷管、铂丝组成,所述的金电极以膜的形式镀在陶瓷管上,加热丝位于陶瓷管内,铂丝与金电极对接,气敏材料涂覆在陶瓷管表面,所述气敏材料是氧化铟气敏材料。
所述的气敏材料为纳米氧化铟气敏材料。氧化铟对氨气有较好的响应,而且粒度越小检测的灵敏度就越高、稳定性越好。
所述的加热丝为镍-铬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纳米氧化铟作为气敏材料,使本实用新型对氨气具有良好的响应性、选择性,检测灵敏度高、检测下限低、响应-恢复快、稳定性好、工作温度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涂覆式氨气传感器主要有由金电极1、加热丝2、气敏材料3、陶瓷管4、铂丝5组成,所述的金电极1以膜的形式镀在陶瓷管4上,加热丝2位于陶瓷管4内,铂丝5与金电极1对接,气敏材料3涂覆在陶瓷管4表面;所述的气敏材料3为纳米氧化铟气敏材料;所述的加热丝2为镍-铬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5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