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器老化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54957.2 | 申请日: | 2006-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68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严;张卫东;叱跃纹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华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4/00 | 分类号: | H01G4/00;H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焕军 |
| 地址: | 519085广东省珠海市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老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电容器老化机,特别涉及固定电容器引线的排夹轮改进的电容器老化机。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效率,电容器老化多采用同时对若干电容器进行老化操作。老化机的排夹用来固定电容器,进行充放电和老化。为了达到电容器的老化效果,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老化一段时间才能满足要求,老化炉设计是关键。传统的老化机将老化炉排成一列,老化炉长度达17米左右,占地面积大,很多厂家很难接受。近来出现的老化机(参见图1)将老化炉设计成滚筒形状,大大缩小了占地面积,长3米,宽2米,满足了电容器老化的要求。参见图1和图2,在绕轴心6旋转的圆柱面上,通过排夹组件3将待老化电容器5固定进行老化,当圆柱转动时,已老化的电容器旋转到出料位置,未经过老化的电容器进入老化区域进行老化,这种操作模式大大提高了电容器老化的效率。排夹组件3的中间层是绝缘隔板4,在绝缘隔板4两面有两片引线接触簧片2,送料时电容器5两个引线由隔板4号分开,两边的排夹组件3动作,将电容器5引线夹紧固定进行老化等工序。
在以往的老化机中,排夹组件3的固定方式见图1所示,由于固定排夹轮1的外表面为以轴心6为圆心的圆弧形,排夹组件3固定在排夹轮1的圆弧面上固定,装上排夹后会与隔板之间形成一个夹角,使引线接触簧片2与电容器5引线产生了干涉区7,发生引线弯曲或损坏的情况,并且夹紧力不均匀,使其接触不良,大大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影响老化效果,使成品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保证电容器引线不被弯曲或损坏并保证电容器老化质量的老化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容器老化机,包括老化炉、回旋式固定夹架机构以及支撑机架、监测系统等,其中老化炉包括多个固定排夹轮、装在固定排夹轮外表面的排夹组件、位于排夹组件中间层的绝缘隔板和装在绝缘隔板两面的引线接触簧片,两个固定排夹轮之间为凹槽,固定排夹轮外表面为平面并与凹槽中心到轴心径向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固定排夹轮的结构,将原来的圆弧表面改为平面,由于排夹组件是垂直装在固定排夹轮的外表面的,原来的安装方法无法保证排夹组件与绝缘隔板平行,进而使引线接触簧片与电容器引线产生干涉,使引线受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保证排夹组件与绝缘隔板平行,避免了上述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老化机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老化机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II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和图4,一种电容器老化机,其包括多个固定排夹轮11、垂直安装在固定排夹轮11外表面的排夹组件13、位于排夹组件13中间层的绝缘隔板14和装在绝缘隔板14两面的引线接触簧片12,两个固定排夹轮11之间为凹槽,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固定排夹轮外表面为平面并与凹槽中心到轴心径向线垂直。也就是说,保证了绝缘隔板14平面与排夹组件13夹持面平行,消除以往出现的夹角,在排夹动作时保证夹持电容器引线牢靠接触,并没有引线弯折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一些变形或者改进。如果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受到本实用新型的启发做出的显而易见的非实质性的改变或者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华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华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4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安装盒
- 下一篇:电筒式两用台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