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坐卧两用椅椅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4760.9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4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曾寒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寒星 |
主分类号: | A47C17/16 | 分类号: | A47C1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19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椅椅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座椅椅架,具体涉及一种坐卧两用椅的椅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休闲式坐卧两用沙发椅,一般都是沙发椅上设置一椅架,椅架主要由靠背架、座垫支撑架及扶手架组成,靠背架下端与座垫支撑架的后端活动铰接,椅子要从座椅进行状态变化成躺椅时,一般都是将靠背架往后平放,座垫支撑架固定不动,这种结构的坐卧两用椅通常靠背承力较差、而且活动占用空间比较大、容易损坏;或者需在靠背架后面增加一活动支脚。现有技术也有椅架的座垫支撑架可以向前移动的坐卧两用沙发椅,将座垫向前移动,把靠背往后平放即成躺椅,便于人们躺卧休息。但现有该结构的坐卧两用椅,需要从躺椅转换成坐椅时,也需要人手动去操作,把靠背向上抬升,座垫往后移,这给使用者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椅子不能够自动回位;也有在坐垫支撑架上安装联动装置的自动回位装置,目前这种装置结构复杂,转换过程中各部件非常不灵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舒适、操作灵活方便、靠背角度可调节、椅子在躺椅状态下能够自动复位并且活动占用空间比较少的一种导轨坐卧两用椅椅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坐卧两用椅椅架,包括座垫支撑架、背铁架及扶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两侧设有倾斜导轨,倾斜导轨的前端高于后端,在座垫支撑架两侧设有滚轮,该滚轮嵌装于倾斜导轨内;所述扶手架前端设有连接管连接左右扶手,所述背铁架下端与座垫支撑架后端活动铰接,中间支点活动安装在扶手架后端,在所述扶手架与座垫支撑架之间设有一复位机构。
所述复位机构为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座垫支撑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扶手架后端。
所述复位机构为一气缸控制装置,气缸一端固定在座垫支撑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扶手架前端连接管上。
所述复位机构为一电机丝杆传动控制装置,丝杆传动端固定在座垫支撑架上,电机端固定在扶手架前端连接管上。
所述扶手架前后分别设有倾斜导轨,所述座垫支撑架两侧分别设有与倾斜导轨相配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扶手架两侧设有倾斜导轨,倾斜导轨的前端高于后端,在座垫支撑架两侧设有滚轮,该滚轮嵌装于倾斜导轨内;背铁架下端与座垫支撑架后端活动铰接,中间支点活动安装在扶手架后端,在扶手架与座垫支撑架之间设有一复位机构。采用该椅架结构的坐卧两用椅,使用时,通过复位机构及身体背部的协调作用可以使靠背架向后向下倾倒,并可任意控制倾斜角度,达到人们所需要的舒适位置;在靠背架向后倾倒的过程中,由于背铁架杠杆的作用,其下端推动座垫支撑架向前移动,座垫支撑架的滚轮沿倾斜导轨向前向上移动,当靠背抵达阻挡限位块时,座垫支撑架的滚轮位于倾斜导轨的最前端,此时,靠背和座垫位于同一平面,即形成躺椅。当使用者离开椅子时,通过复位机构,椅子能自动回到座椅状态。该结构设计合理,使用者操作方便,不需手动去操作,座垫支撑架和扶手架采用滚轮连接,椅子状态转换时占用空间少,活动灵活,且因靠背角度可任意调节,适合人们工作、休息需要,非常舒适。
所述扶手侧板前后分别设有倾斜导轨,这样,座垫支撑架实现多点支撑,前后受力均匀,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弹簧式坐卧两用椅椅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簧式坐卧两用椅椅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弹簧式坐卧两用椅椅架的状态变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有两组倾斜导轨的坐卧两用椅椅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气缸式坐卧两用椅椅架的状态变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气缸式坐卧两用椅椅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电机式坐卧两用椅椅架的状态变化结构示意图;
图8为电机式坐卧两用椅椅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寒星,未经曾寒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47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