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式安全自毁注射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54651.7 | 申请日: | 2006-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8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罗松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宁市海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A61M5/31 |
| 代理公司: | 揭阳市博佳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镜芝;黄少松 |
| 地址: | 5153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安全 自毁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尤其是一种使用后能使钢针回弹至注射筒内的安全式自毁注射器。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使用不卫生的注射器而造成病毒的交叉传染,一次性注射器已在医疗领域被广泛使用。为了杜绝人为的回收重复使用,人们在一次性注射器上设置自毁装置。但是,普通的自毁式注射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注射器的重复使用而造成病毒的交叉传染,但注射器使用后由于钢针外露使得废弃的注射器在收集、运输、处理等过程中产生诸多的不便,仍有可能刺伤医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造成病毒细菌的感染。
中国专利曾公开过多项钢针回缩自毁安全式注射器,但其结构的特点是在针座与注射筒上端内部之间设置回弹弹簧,使用所述注射器注射后,在弹簧的作用下,钢针连同针座被回弹入芯杆的空腔内,防止注射器使用后由于钢针外露刺伤有关人员的现象发生,达到安全的目的。所述的注射器,其不足之处是结构及装配工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注射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及装配工艺简单,能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弹簧式安全自毁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是将回弹弹簧设置在位于空心筒状上端的端塞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套、针头、针座、注射筒和位于注射筒内的芯杆,其特征为:针座的上部装设钢针,下端设有凸环,在凸环周壁与注射筒上部内壁之间设置垫圈;所述芯杆为空心筒状结构,其上配置活塞,下端设置底塞,上部设有缩径管段,缩径管段配置端塞,在端塞与针座下端之间,设置钢针回拉装置。所述钢针回拉装置可由设置于针座下端的卡钩、设置于端塞上端的卡环和套于端塞下部的弹簧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装配工艺简单等优点,适用于流水线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使用后钢针回缩至空心芯杆内部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针套 2、钢针 3、针座 4、垫圈 5、卡钩 6、卡环7、活塞 8、弹簧 9、端塞 10、注射筒 11、芯杆 12、底塞 13、止误块 14、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弹簧式安全自毁注射器,包括针套1、针头2、针座3、注射筒10和位于注射筒内的芯杆11,针座的上部装设钢针1,下端设有凸环14,在凸环周壁与注射筒10上部内壁之间设置垫圈4;所述芯杆11为空心筒状结构,其上配置活塞7,下端设置底塞12,上部设有缩径管段,缩径管段配置端塞9,在端塞9与针座3下端之间,设有钢针回拉装置。所述钢针回拉装置由设置于针座下端的卡钩5、设置于端塞上端的卡环6和套于端塞下部的弹簧8构成。
其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
在临床使用时,先去除止误块13,然后按常规注射器的使用方法抽取药液,也按常规注射器的使用方法进行药液注射。当注射药液结束后芯杆继续推进时,针座下端的卡钩5与端塞上端的卡环6接触并卡扣联接,当芯杆继续推进时,垫圈4上移,而端塞9下降,当端塞9下降至某一位置时,其与芯杆缩径管壁的摩擦力小于回弹弹簧的张力时,弹簧将端塞9连同针座3和钢针2弹入芯杆11的空腔内。此时,注射器解体无法重复使用,与药液和病人接触过的钢针2全部储于芯杆11的筒内,达到自毁、安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宁市海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普宁市海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46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IP密钥的产生及分发方法
- 下一篇:一种省地节能型飞机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