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门禁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4615.0 | 申请日: | 200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73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伍先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太平洋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1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门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禁机,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门禁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非接触式门禁机结构为键盘、天线等配件与主控电路全部集成在一个机壳里。但是随着门禁机功能的不断增强,门禁机的体积也会随着器件的增多而变得越来越大,这与企业对门禁功能强大、轻便美观的要求相悖;再者,把天线和主控电路放在一起,会产生电磁干扰,轻则会影响读卡距离,重则甚至会影响主控板元器件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门禁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分体式门禁机,其包括键盘、天线与主控板,键盘、天线与主控板分别封装于两个容器里,键盘通过连接线与主控板的键盘控制芯片连接,天线通过连接线与主控板的读卡芯片连接。在这里,我们把封装键盘、天线的容器命名为读卡器;把封装主控板的容器命名为控制器。读卡器与控制器通过小于10米的连接线连接,实现相互间的通讯。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门禁机能够满足门禁机读卡、键盘输入、门铃输入等功能的不断扩展,而不损害其美观和轻便,并且还可以解决因天线与主控电路之间存在电磁干扰而引起的种种读卡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分体式门禁的方框图;
图2是分体式门禁主控器电路图的上半部分
图3是分体式门禁主控器电路图的下半部分
图4是读卡器的电路图。
图2的各个模块解释:
1:中央处理单元(CPU)
2:数据存储器
3:外部设备控制电路,其中左半部分为设备驱动芯片,右半部
分为被其驱动的门锁控制继电器
图3的各个模块解释:
4:通讯电路
5:时钟电路
6:主控器上用于和读卡器连线的插座
7:数码管显示
8:显示和键盘控制芯片HD7279
9:读卡控制模块
图4各个模块解释:
11、读卡器上用于和主控器连线的插座
12、键盘
13、蜂鸣器电路
14、防撬开关
15、读卡天线
16、指示灯和键盘背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把键盘、天线等器件封装在一个容器里,主控板封装于另一个容器里,主控板上焊接有键盘控制芯片、读卡模块、中央处理芯片、存储芯片等功能模块。键盘通过连接线与主控板的键盘控制芯片连接,天线通过连接线与主控板的读卡芯片连接。读卡器与主控板通过小于10米的双绞线或排线连接线连接,实现相互间的通讯;
本实用新型各模块的连接关系:
如图2、3所示的电路图,中央处理单元电路1分别与数据存储器2、外部设备控制电路3、通讯电路4、时钟电路5、主控器上用于和读卡器连线的插座6、数码管显示7、显示和键盘控制芯片HD7279 8、读卡控制模块9连接,共同组成主控器电路板。
如图4所示的电路图,读卡器上用于和主控器连线的插座11分别与键盘12、蜂鸣器电路13、防撬开关14、读卡天线15、指示灯和键盘背光灯16连接,共同组成读卡器电路板。
主控器电路板上面的主控器上用于和读卡器连线的插座6通过小于10米的连接线与读卡器电路板上的读卡器上用于和主控器连线的插座11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持卡人员将非接触式卡片放在读卡器的读卡区域内,读卡器的天线15会发出无线信号激活智能卡,智能卡受激活后把自身的信息通过无线传送反馈回天线,接收了卡片信息的天线经过连接线传送到控制器的读卡模块9,由读卡模块解码后将数据发给中央处理单元1,由CPU结合时钟电路5提供的时间和数据存储器2内存储的参数,经过安全验证决定是否开门;如果CPU判断持卡人可以进入,将会控制外部设备控制电路3,使得电锁打开,从而实现人员的通行;如果CPU判断持卡人不可以进入,将不会控制门锁打开。CPU的处理结果通过芯片HD72798驱动数码管7显示出来。
人员可以通过键盘12设置系统的部分参数,也可通过键盘输入密码,还可以通过使用该键盘实现对主控器的其它扩展操作;另外读卡器里面还可以扩展器件,防撬开关14,指示灯16,喇叭或蜂鸣器13。
控制器里面可以扩展除主控板之外的其它器件,其通讯接口4以RS485、RS232为主,然而还可以把通讯接口扩展为CAN总线、TCP/IP、GPRS、CDMA,实现与计算机或者其它控制箱联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太平洋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太平洋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4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