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扁平即热式水加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54332.6 | 申请日: | 2006-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87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何自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自开 |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F24H9/00;F24H9/18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国杰 |
| 地址: | 528211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扁平 即热式水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加热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扁平即热式水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水加热器多采用电热管,电热棒或用电磁炉对锅体加热,在加热效果中,使用电热管,电热棒以及电磁炉加热都能达到水加热的效果,但在时间控制上存在不足,电热管,电热棒以及电磁炉加热需要在加热前进行水体储存,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水体加热,当所储存的水用后方可再一次加热,也就是说,在需要使用热水的时候,不能做到瞬间冷水进热水出,不能得到足够而连续的用水。一般的即热式电热水器,电消耗功率高达7000~8000瓦,相当耗能。此类水加热器内部电热棒采用过氧化镁MgO2作为绝缘层,存在着漏电风险,而且体积较大,不易携带、存放、安装。其加热结构如图3所示,加热水腔01为大圆筒型,内部设多个加热管02,此种结构,加热源与水体距离远,加热效率不高,原因是由于水的导热系数较金属低,水体与加热源之间的距离直接影响加热效率,距离与加热效率成反比关系,距离越大,加热效率越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以往使用电热管,电热棒以及电磁炉加热等形式在加热时间上的局限性,提供一种可在水注入本容器的同时对水进行加热,在水从容器流出的时候达到所需的温度的节能、加热效率高、便于携带安装的扁平即热式水加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两端带有入水口、出水口的金属腔体以及金属电加热膜,金属腔体的主体4为扁平状,内腔的高度为1~4mm;金属电加热膜为薄片状。
所述的金属电加热膜有两种安装形式:一种是,将其紧贴在金属腔体的主体的上下外壁的表面。当水从入水口注入金属腔体的主体内,水通过扁平的金属腔体的主体,金属电加热膜在金属腔体的外壁进行加热,由于扁平的设计,使发热源与水的接触距离大大缩小,令流经金属腔体的水体得到充分的加热,而后外壁快速的把热传导到水中,水在扁平的金属腔体主体的内部充分与上下壁接触,利用金属的优良的热传导性,当水从金属容器出水口流出的时候,水体温度已经达到所需要求。另一种是将其设于金属腔体的主体内壁之间镶嵌金属电加热膜,当流水从入水口进入主体,在扁平的主体内部,金属电加热膜直接对水流进行加热,以达到对水加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具有良好的加热性,金属电加热膜具有发热速度快,热惯性小,加热面积大等特点。2、选用铜、不锈钢等金属做腔体,传热效果好,电转换效率高,电消耗功率不到3000瓦,与现有产品相比,耗电量明显的降低。3、腔体主体的流水过道的独特扁平设计,减小了加热源与水体之间的距离,增大了与金属壁的接触面积,使水体很好的接受了金属电加热膜产生的热量。4、整个装置体积较小容易携带、安装和存放。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外贴金属电加热膜结构分解图
图2:实施例2内嵌金属电加热膜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两端带有入水口1、出水口2的金属腔体以及金属电加热膜3,金属腔体的主体4为扁平状,内腔的高度设计一般为2mm,金属电加热膜3为薄片状。金属电加热膜3紧贴在金属腔体的主体4的上下外壁的表面。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请参阅图1所示:流水从入水口1进入,经过腔体的前端时,进入的水体散开进入金属腔体的主体4的扁平流水空间,金属电加热膜3通电发热,热传导到水中,由于流水空间的截面极其扁平,高度为2mm,流水与加热面得到充分的接触,充分的达到加热效果,最后从出水口流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由两端带有入水口1、出水口2的金属腔体以及金属电加热膜3,金属腔体的主体4为扁平状,内腔的高度设计一般为4mm,金属电加热膜3为薄片状。金属电加热膜3嵌于金属腔体的主体4的内腔,并平行于上下内壁。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请参阅图2,流水从入水口1进入,经过腔体的前端时,进入的水体散开进入金属腔体的主体4的扁平流水空间,镶嵌于流水空间的絕緣金属电加热膜3通电工作,直接对水流进行加热,由于金属电加热膜对流水直接进行加热,因此水流的加热效果更加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一金属腔体与金属电热膜相结合的形式,对水进行快速加热,达到需求的温度效果。是使用高功率电热膜在合适的面积范围内对水流进行加热,是通过长时间的测试,精确计算得到的成果。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自开,未经何自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4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