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摘果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2601.5 | 申请日: | 200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07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习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习源 |
主分类号: | A01D46/247 | 分类号: | A01D46/247;A01D4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辽宁省大连市中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摘果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设备,尤其是一种摘果器。
技术背景 对于高株果树,因果实生长在高处,其采摘极为不便,不仅采收效率低,而且有时还不得不采用棒打的方式进行采收,造成大量水果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高株果树采收不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采收即方便又高效且能保证水果不受损伤的摘果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摘果器,为支撑杆通过轴铰接,支撑杆的顶端设有半圆形的空腔体,半圆形的空腔体的边沿设有刀片,网兜的两端与支撑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整个采摘过程省时省力,摘果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摘果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示,本实用新型摘果器,为支撑杆1、2通过轴3铰接,支撑杆1、2的顶端设有半圆形的空腔体4,半圆形的空腔体4的边沿设有刀片5,网兜6的两端与支撑杆1、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习源,未经李习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26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牙膏
- 下一篇:一种去除石英砂中元素杂质的多功能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