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烧成荧光粉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1831.X | 申请日: | 200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2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达健;马亮;顾铁成;张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0 | 分类号: | C09K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廖晓荣 |
地址: | 300191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烧成 荧光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荧光体的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烧成荧光粉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荧光粉的制备、加工过程中,往往使用高温合成的办法。并且,在高温环境的同时,还会制造特殊气体气氛,如还原性气体气氛,使荧光粉的基质和发光中心很好地形成。但是,传统的单个坩埚的装料方式有如下缺点:①坩埚的容量小,产量低;②生料填装过厚,影响反应合成,降低荧光粉的质量;③上方不加盖,其余侧面封闭的设计不利于传热均匀和反应气体的流畅,因而,降低了化学反应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多层设置的高效灼烧荧光粉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烧成荧光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装置是由架体和料盒组成的;所说的架体是一个有一层或多层在两侧设有支撑条的框体;所说的料盒是一个设有侧壁的矩形盘状体;所说的架体在每层支撑条上,分别插放一个料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炉膛空间,不仅提高了荧光粉的产量和质量,还节约了能源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料盒的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装料的料盒1和支撑这些料盒子的架体2。架体上的两侧通过支撑条3插放料盒,多层架体的间距为0.1-1.0cm。并且每个料盒的底部和侧壁规则或不规则的设有网状小孔4。小孔取Φ=0.05-0.5mm,单位面积上的孔数为10-100个/cm2。
根据炉膛空间的具体情况,架体可以多层层叠放置使用。架体和料盒用耐火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多孔、多层式的立体结构不仅可以极大地利用有限的炉膛空间,而且为荧光粉生料增加了与周围环境接触的面积,提高了化学反应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18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