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上边际油田简易井口平台的登乘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1622.5 | 申请日: | 2006-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8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吕津波;刘菊娥;尹汉军;张加平;于皓;井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E06C9/00;E01D15/2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婉明 |
地址: | 100027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边际 油田 简易 井口 平台 结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油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海上边际油田简易井口平台的登乘结构。
二、背景技术
海洋工程中设计使用简易平台,是为了降低开发费用、提高开发经济效益,简易平台上通常采用无人驻守方式。但是,简易平台上部分设备设施仍需工作人员现场巡检维护,这样,就需要解决无人驻守简易平台工作人员登乘的问题。
无人驻守平台工作人员巡检登乘,通常根据登乘工具而划分为,直升机转乘和船舶转乘。直升机转乘方式,需要在简易平台设置直升机起降结构和设备,这种方式,工作人员就位速度快,反应灵活,但工程造价较高,运行维护费用也较高。船舶转乘方式,工作人员主要通过常规船舶泊靠登乘、遥控动力机械登乘,这种方式受天气影响较小,技术成熟,设备投资较小;但是船舶泊靠方式需要在简易平台上设计专用泊靠设施,并需考虑泊靠设施承受海浪及海冰的抗击能力;另外,船舶泊靠产生的对平台的碰撞,将对平台结构强度要求较高。因此,使简易平台结构复杂化,工程造价升高。遥控动力机械方式登乘,其对简易平台的动力供应设备要求较高,要求简易无人驻守平台应具备自有动力和海缆传输动力,因此,同样使得简易平台结构复杂化,工程造价升高。
综上可知,海上边际油田开发过程中,为了能够降低工程造价,需要解决更为适合的工作人员登乘方式,经过反复实践总结,采用无机械不泊靠纯人工登乘方式较为理想,其具有设计和施工简单,不需要维护,安全保护效果好的优点,特别是简易平台上采用无机械不泊靠纯人工登乘方式,对于降低工程造价显得尤为重要。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海上边际油田简易井口平台的登乘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便于维护,适合简易井口平台纯人工登乘方式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海上边际油田简易井口平台的登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转平台、固定直梯及挂梯,该中转平台设置在简易井口平台上,且位于主平台下方,中转平台设有一个以上的直梯攀登口;固定直梯上端固定连接在中转平台的直梯攀登口;挂梯挂设在固定直梯的下端。
前述的海上边际油田简易井口平台的登乘结构,其中中转平台设置在简易井口平台距离海平面6~9m的位置,且位于主平台的距离为4~6m。
前述的海上边际油田简易井口平台的登乘结构,其中中转平台的直梯攀登口分别设置在中转平台的正南方向及北偏东50~70度方向。
前述的海上边际油田简易井口平台的登乘结构,其中固定直梯为下垂式固定直梯,该固定直梯上端连接在中转平台的直梯攀登口,下端距离海平面为3~5m。
前述的海上边际油田简易井口平台的登乘结构,其中固定直梯上设置安全护笼。
前述的海上边际油田简易井口平台的登乘结构,其中挂梯为轻质挂梯或软梯。
本实用新型海上边际油田简易井口平台的登乘结构的有益效果是:1、根据登乘方式的安全需要,设置合理的中转平台高程和距离海平面合理高度的下垂式固定直梯,满足运行环境条件下登乘船舶运动安全要求,兼顾登乘人员攀登高度的限制,将登乘人员运动距离进行合理划分,减少登乘人员在海上的暴露时间,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2、针对作业海区半日型海潮运动特点,将中转平台和固定下垂式直梯设置于潮流的两个方向上,确保登乘船舶在整个潮流的运动周期中,均可选择合适的方位靠近登乘,改善登乘工作条件,相对于单方向设计提高了使用效率。3、简化附属登乘支持结构,登乘船舶人员仅需要携带轻质挂梯/软梯,即可完成登乘作业,无需经常对登乘设备进行维护,在全寿命期中及其廉价可靠。4、简易井口平台不必在海平面处设置船舶泊靠装置,更不必考虑由此产生的海浪、海流及海冰对简易平台的影响和动力机械装置对动力源的需求,且该登乘结构对平台结构强度没有特殊要求,而且不需在简易平台设置动力供应设备,有效降低简易平台结构,抑制工程造价升高。5、中转平台与主平台不在同一标高位置,并与安全门/墙联合设置,可比较有效的抑制非法攀登。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中转平台平面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中转平台、11直梯攀登口、2固定直梯、21安全护笼、3挂梯、4主平台、5安全墙、H1为中转平台高度、H2为主平台高度、H3为固定直梯高度、F1为中转平台直梯攀登口的设置方向、6转乘船舶。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16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电辅助加热的太阳能热水器
- 下一篇:太阳能取暖、做饭两用装置